深度德国配电网所有制的纠结与反复之路区域
2020-05-10 17:57:15 菏泽汽车网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自然也是消费大国。事实上,尽管德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力工业已经较为成熟,但其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与探索过程中。近期,德国部分城市兴起了一股将市政电收归公有的浪潮,这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浪潮,其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是否代表着某种趋势?
四大能源集团的绝对优势
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相比,德国一向被认为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是德国私有化的一个激进年代。1998年,德国通过新的《能源经济法》,开始改革。改革以后,德国输电分别由巴登-符腾堡能源(EnBW)、莱茵-威斯特法伦(RWE)、意昂()和大瀑布(Vattenfall)四大能源集团拥有,每个
集团同时拥有发电、配电和供电业务。
德国发电市场完全放开,投资主体多元化,但四大能源集团占有54%的装机容量和71%的发电量。从所有制看,虽然四大能源集团均为私营企业,但政府在EnBW、RWE和Vattenfall中均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只有完全是私有股份。
按照欧盟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 将其输电出售给了荷兰电运营商TenneT,Vattenfall将旗下的50Hertz输电公司出售给了比利时输电运营商Elia。原属RWE的输电运营商Amprion按照独立输电系统运营商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将大部分股份对外出售,原母公司仅保留25.1%的少数股权。TransnetBW是EnBW的子公司,巴登-符腾堡州通过回购股份方式取得控股权。
德国共有近900家配电公司,其中近800家服务客户少于10个,前20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达到55%。四大能源集团所属的配电公司占到总数的75%左右,可以说,德国城市配电大部分为私营企业甚至国外企业所有。而城市配电实行特许经营,市政府公开对外招标,中标者可获得配电20年特许经营权。上一轮特许权招标是在上世纪90年代,即将到期。
城市电公有化浪潮
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中,很多城市都将特许权经营合同给予了私营企业或者国外企业。2011~2015年,德国约有1000个电力、燃气和供热特许权经营合同到期,新一轮电特许经营权也将公开招标。在此背景下,一些城市掀起了 重新国有化 (德语:Rekommunalisierung)运动,正在以全民公投的形式,推动市政府成立公有制的市政电力公司(Stadtwerke),参与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特许权经营招标。斯图加特、康斯坦茨、图灵根等城市电已经实现国有化,近期,汉堡、柏林两个城市的 电公有化 公投最引人注意。
汉堡市决定将竞标城市电特许经营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汉堡市对很多公共业务都进行了私有化,出售了很多资产。2001年,汉堡市政府根据公共事业企业的重要性程度,将企业分为四个类别。对于第一类企业,市政府必须绝对控股;对于第四类企业,市政府必须完全退出;对于第二类企业,政府持股50%~25%;对于第三类企业,政府持股25%以下。
秋季夜间咳嗽怎么办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小便刺痛有异味吃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