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烽烟四起行业管理亟待规范
2020-08-09 04:39:30 菏泽汽车网
上支付烽烟四起 行业管理亟待规范
随着国际互联络的日益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上支付工具的价值日益突显。2011年,被期待为互联支付的井喷发展之年。各种类型的产品,大大小小的专业公司都开始发力,力图在业界描绘的千亿元级的市场上划分出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银联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是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运营商们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
国家队欲打造上生态圈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互联支付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助推电子商务安全、规范发展意义重大。为推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国银联已推出多项措施。
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银联致力于为银联卡持卡人、商业银行、商户等相关各方,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互联支付服务。银联互联支付服务及其所提供的系统支付解决方案,有助于帮助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广大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助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银联在自己的官方站中也强调
,近年来,顺应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为更好地满足银联卡持卡人、商业银行、商户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对互联支付服务的需求,中国银联利用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优势,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上银行卡交易转接清算平台——CUPSecure银联互联认证支付系统,并致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互联支付环境和服务体验。目前,CUPSecure银联互联认证支付系统可支持上银行卡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账户验证和汇款等多种交易类型,提供银联卡辅助安全认证、公共事业缴费、上购物、信用卡还款、理财产品直销、企业代收付、收单外包和企业集成支付等互联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拍照一直悬而未决,出台时间一推再推。现在距离最终的首批牌照发放只剩“最后一公里”,国家队和民营队在第三方领域的较量被也业界视为一大看点。从总体实力情况来看,目前民营队不敌国家队,但在体制灵活、创新基因明显、市场反应速度快、积极拓展各行业企业及个人用户等方面,国家队要明显不如民营队,而且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有着银行络支付所不具备的“担保”功能和更具人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
运营商加入混战局面
第三方支付牌照未定,32家已公示企业中也未见三大运营商的身影,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互联支付领域频频出手。支付作为移动互联市场上的杀手级应用受到了金融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的高度重视。但是本身并无金融业务牌照的运营商发展支付业务面临着很多约束条件。为了解决移动支付的瓶颈问题,运营商纷纷涉足支付领域。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的支付业务都进入了试点商用阶段。中国电信率先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真正实现了与银行卡功能等同的“支付”。
2011年2月,中国电信开始在广州地区正式发放“天翼羊城通”卡,市民不用更换也不用更换号码,只需更换一张特殊的双界面SIM卡,即可实现支付。另外,4月份开始,“翼机通”业务正式在全国商用,全国各大校园和众多的企业已经正在使用该服务。它可以让你的实现考勤卡、门禁卡、车库卡、食堂卡等,实现了一卡N用的功能,确实带来了诸多便利。
2010年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贴膜等方式逐渐绕道运营商,布局支付领域,运营商面临着被边缘化危险。去年2月份开始,业界就开始相传中国联通招兵买马成立支付公司,从而为未来开展支付业务做好充足准备。从联通支付公司招聘职位来看,中国联通的支付公司将会涉及到支付以及互联支付等业务。2010年3月,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当时,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就表示,入股浦发银行与金融机构联手救市为了开辟支付的蓝海。
易观国际研究发现,2010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上仍然以互联支付为主,互联支付业务贡献的交易规模占比达到96%。虽然社会各界对支付前景看好,但是受制于市场环境、技术因素、安全性、用户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占比较小。另外,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集中率,这意味着像三大运营商成立的支付公司等新进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同行竞争压力。
行业监管面临挑战
每一个行业的正常健康发展,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来扮演掌舵人的角色。央行从2005年发布《电子支付指引》,到2009年发布第三个公告,前后经历了三年半的时间,其间多以观察研究为主,政策姿态十分谨慎。
艾瑞数据显示,2005年来,上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增长率均超100%,2008年达到惊人的181%;有近亿的用户使用过上支付,有2500万以上的用户长期使用上支付;上支付在提高支付效率,提升银行业务离柜率,创新支付体系等方面,起到了明显而积极的成效。
同时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支付行业也存在信用卡套现、沉淀资金等问题,资金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洗钱等风险,但总体来讲,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出现给此前垄断的支付结算体系引进了竞争,给行业带来了活力和效率,符合政府的改革发展思路。
随着支付行业运营主体不断增多、行业运行更加规范,以及更多的行业和业务向支付企业打开,更多市场热点将涌现,支付行业发展格局也将呈现快速的变化。来自央行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已经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且大多集中在京沪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业务种类覆盖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各种业态,业务服务领域在覆盖个人用户的同时,也朝着数字娱乐、航空、教育、物流等行业用户纵深发展。
2011年5月6日,由央行牵头主导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式成立,主要成员是包括国内银行、财务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在内,行业协会的职能除了对电子支付行业自律外,也是该行业的监管实体。监管实体的出现,无疑为行业正身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支付清算协会成立之初,央行及其他相关组织已对其给予了清晰的地位,“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业界人士认为,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并吸纳众多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入会,必将完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体系,给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一直都是一个复杂问题,其复杂性既表现在监管者监管理念和传统金融行业监管上的差异,也表现在第三方支付服务在业务内容、方式、模式的特殊性和新颖性上。
受庞大的市场需求驱动,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体系正逐步完善,支付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显著。从二代银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条例的颁布实施,从互联支付到移动支付,我国金融服务业包括了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这在推动国内传统企业走向电子化支付清算的同时,也对国内经济金融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支付体系给予了有力支撑。
梧州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好徐州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防城港治疗白癜风重点医院
- 上一篇:江南诸侯点滴行状戏说小小说
- 下一篇: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2016年平均工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