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

行业中国成生态修复引领者

2020-08-25 00:41:29  菏泽汽车网

中国成生态修复引领者

本报讯 (实习生郝梦夷)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水资源的安全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危害居民健康,也会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那中国目前水资源的保护力度究竟如何呢?

根据一份新近公布的报告,2011年,全世界水流域生态保护的基建投入(即流域投资)中,中国支出达74.5亿美元,占全球的九成以上,远超其他国家。

由此,报告认为,中国正在逐渐作为一个全球领导者,引领生态修复与保护。

夯实环保“物质基础”

这份由知名环保组织“森林趋势”发布的《2012年流域投资情况》报告,跟踪了全球205个流域投资的活跃项目。其中,关于中国部分的撰稿人是亚洲开发银行环境经济高级顾问迈克尔·班内特。他同时也是“森林趋势”的高级顾问。在接受采访时,班内特表示,所谓“流域投资”,就是花费于水流域生态保护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生态补偿,也就是由下游的生态受益者向上游环境保护区的居住民支付资金,作为给予对方环保举措的回报。

班内特说,调查涉及的数据来自媒体报导、政府报告和统计年鉴,他对不同项目进行了平衡计算。

在报告跟踪的全球205个流域投资的活跃项目中,中国有61个,覆盖了全国39%的国土面积,59%的人口。虽然中国在项目数量上比美国少6个,居全球第二,但在投入资金方面,却占世界投资总额81.7亿美元的91%之多。

在资金投向上,中国的这些生态补偿项目中,退耕还林项目占47%,紧随其后的是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占21%,水土流失控制项目占15%。

报告指出,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领导者。2000年,中国在该领域仅有5个大型项目,但2011年骤增到61个,投入的资金量也相应地大幅增加。项目总量和资金的增长,实际上为水资源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仅如此,在治理模式上,中国同样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班内特表示,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水生态环境整治方式差异很大,为此,各地方政府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如1999年,广东首创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生态公益林按面积给予行政补贴,这为2011年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范本。

而在广东珠海,该市于2007年安排66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上游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群众依据身份、职业等,获得了珠海为他们购买的不同价格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通过这个方法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农民达到10.8万人,成为国家生态补偿的又一种兑现方法。

巨额投入难掩隐忧

虽然该份报告对中国的努力给予了褒奖,然而,长期跟踪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宇驰告诉,国内如此大的资金投入注意护色剂的选择及使用浓度,固然表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支持,但客观上亦反映出中国目前相对滞后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

黄宇驰认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依然处于粗放型增长带来的高污染状况,现阶段,巨大的环保投入无法避免,而生态补偿机制则刚刚起步。但发达国家已经过了治理初期,落后产业基本完成转型,或是转移入发展中国家。因此,资金投入相应会减少。

事实上“早在2012年就有人提出警告,黄宇驰认为,中国如此高的资金投入一部分也是在为发达国家“买单”。

中国生态环境复杂,水资源压力大。曾参与国家发改委《全国生态补偿条例》制订的班内特建议,中央政府应大力推动环境立法,使全国的生态环境项目有一个共同的实施准则,避免出现同一个项目的补偿标准都不相同的现象。同时,他也认为地方政府应在生态补偿的实施上获得更多自由空间,提出更多的创新形式。

黄宇驰补充认为,国内的生态补偿行为主要由政府主导,存在两面性:虽然领导重视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不少省市也存在短期行为,它们在直接给予河流水源地保护区一次性补偿后,也就偃旗息鼓,再无下文。黄宇驰说,这不利于持续的生态保护,应该在长效性上进一步提高。

鄂尔多斯白癜病医院
女性乳房结节用什么药能治疗
张家口白癜风专治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