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核準恐生變謠傳會將新能源車產業帶向何
2019-11-02 14:17:33 菏泽汽车网
资质核准恐生变 “谣传”会将新能源车产业带向何方
近日,有传言宣称“发改委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发放”,虽然此事暂未得到有关方面的证实,但很多新能源行业人士都对此表示出了耽忧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跃进”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混乱”
“暂停”是要暂停多久申报出去的项目还能否顺利落地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一旦新能源资质核准窗口关闭,那么除现有的15家企业,其他无论是蔚来、威马这样的“后来者”、还是乐视那种“野蛮人”,他们所有的梦想恐将成为一纸空谈
人心惶惶
1名不愿意泄漏姓名的新能源企业高管向表示:“可能会收紧,审查更严格、审批时间会更长,但在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大背景下,2020年前可能不会中止审批与资质牌照发放,希望如此吧”
末尾,这名高管加上了一个双手合十的表情,从这里也能看出“新能源”车企们内心的耽忧和恐惧,他们能做的或许只有听天由命了
由于上述人士所在企业尚未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上立项,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更是无从谈起一旦国家把门关上,前期的巨大投入意味着要付诸东流,而后续的融资更是步履维艰,这一传闻不得不让他们忧心忡忡据其泄漏:“这事不是空穴来风,之前便有老专家不满发改委工信部审核不严,快速发放牌照,给中央提了意见”
的确,进入2017年以来,新能源“牌照”发放便突然加快了脚步,单是一月份就发了3家,这让很多业内人士都产生国家要加大开放新能源产业的错觉与2016年的7张牌照相比,2017年仅过去5个月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审核情况已超越了去年全年
但是这些取得“新能源牌照”的企业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有大型传统燃油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如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有新兴的互联车企,如云度汽车;甚至几家被市场边缘化专注于低速电动车(无法上牌上路)的企业都通过了审核这样的审核逻辑让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摸不着头脑,只管给发改委交材料就行了
有行业人士分析,起初国家放开生产资质的审批,其目的或是希望放几条鲶鱼进来,搅动市场,毕竟新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大计,让这些企业充分竞争,最后优胜劣汰一批,留下精英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向媒体表示:“‘27号文’管理性的规定需要申请资质的企业严格遵守,目前来看国家审批部门对资质发放态度比较宽松,鼓励企业进入该领域”
照发改委当前的发放速度,新能源汽车公司很快就会超过传统燃油汽车公司了再进一步的沟通中,该知情人士还告知:“现在是十几家拿了牌照,这些都是外界能看到的,发改委手里等着审核的项目不下20个,我们最近也开始对几家新能源企业调研”目前来看,企业只要满足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俗称27号文)的要求,获取资质可能性就非常大
一点猜想
虽然此传言尚未尘埃落定,但在绝大多数媒体的眼中,“暂停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审核”都被归咎到了产能问题上,而事实究竟又是怎样呢在此提出了几点料想
核算一下15家获牌企业的产能计划,北汽新能源7万辆、长江汽车5万辆、前程汽车5万辆、奇瑞新能源8.5万辆、江苏敏安5万辆、万向新能源5万辆、江铃新能源5万辆、金康新能源5万辆、国能新能源5万辆、云度新能源6.5万辆、兰州知豆4万辆、河南速达10万辆、浙江合众5万辆、陆地方舟5万辆、江淮大众36万辆
所有车企加起来的整体产能也不过117万辆,而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来看,到2020年新能源车产销要达到200万辆,“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还隔了十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而且规划的200万辆与届时汽车消费市场近3000万辆的体量也相去甚远,现在谈产能问题也许为时过早,如果要限制产能,2020年窗口一关也便万事大吉了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发改委如此快速地发放牌照,背后的“利益既失者”可能只有一个人——财政部
根据统计,2014年国内22家上市车企享受到总计73.61亿元的政府“补贴大餐”,2015年进一步攀升到118.23亿元,在2016年这个数字则进一步膨胀到120亿元开外而还不包括一些没有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国家财政部真正每一年拨出的新能源补贴之巨可想而知
要知道,中国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才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支援,而且还是分三年换句话说,早点“暂停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审核”,财政部门就少掏腰包相信,如果流言成真,那么发改委也许受到了不小来自财政部的压力
开口容易关口难
犹如前文那位高管泄漏的那样,“有老专家不满发改委工信部审核不严,快速发放牌照
”审核不严是有放水的嫌疑吗还是说27号文所设置的准入门槛原本就太低呢,致使“是人是鬼”都能拿到牌照
据中汽协统计,目前国内新注册的新能源制造商已超过200家如果不暂停核准,宽松的审核环境、过低的准入门槛都将使良莠不齐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源源不断的涌入,新能源车200万辆的产能红线真要失守,等到那时再来矫枉可能就不是那末简单了
如果“大门”戛然而止,很多符合27号文要求,因为时间因素没有拿到牌照的话绝不会善罢甘休如果战线太长,再回过头来修改27号文提高准入门坎、启动重审,也许也会有很多企业通过期间的发展达到更高的要求,而这对于后来者是不公平的,他们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特别是在互联浪潮下的一些造车企业,新的商业模式需要进入这个行业,对当前的现状带来一些冲击
而此时,将口子收窄最合适不过这次的“谣传”如果被落实,那末肯定是国家在政策方面会做出调剂,27号文或将有所变动,审核从严也属必定习总书记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到:“有问题其实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要对症下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不论是审核程序过于宽松,还是27号文存在“缺点”,都应当尽早整改在截稿当日,又有媒体曝出“相干部门对已取得生产资质企业启动重审工作”,15家获得牌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不能“安全着陆”,谁将被打回原形还要等待重审结果的公布
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奇瑞新能源投资项目”,发改委就明确要求在2018年12月完成所有项目的投资,否则将撤销项目许可
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从最早的“一切从严”,到后来的“宽进严出”,总是在不断的争议声中改变本来希望放几条鲶鱼进来,搅动市场,但发现近来的却是一批蚂蚁,根本没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地方经济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那末这一次关于生产资质的“谣传”又会将新能源产业带向何方
小孩为什么不爱吃饭
孩子夜里咳嗽利害怎么办
孩子积食吃什么药好
小孩风寒咳嗽吃什么药
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方法
南京京科医院得花多少钱
成都医大医院电话
来宾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南阳治疗前列腺囊肿去哪家医院好六盘水癫痫病医院哪家治疗好
广西治疗前列腺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