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

行业刘慈欣谈人工智能可能是条不可跨越的线

2020-08-29 02:45:16  菏泽汽车网

8月2 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举办的2015年 雨果奖 结果最终揭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不负众望,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英文版翻译者,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代领奖项。《三体》此次获奖是中文作品和中国作家第一次在国际科幻作品大奖中获得奖项。

雨果奖 是世界科幻协会所颁发的奖项,自195 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会上颁发。 雨果奖 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在世界科幻界, 雨果奖 和 星云奖 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

刘慈欣(196 ~)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他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刘慈欣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 三体三部曲 (原名 地球往事三部曲 )更是备受读者与媒体的赞誉,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且不能出现强制类广告和动态广告。或许豆瓣是业内唯一一家只做静态类展示广告的站,他对的未来有怎样的看法呢?本文将介绍刘慈欣在接受媒体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刘慈欣:人工智能威胁人类,有点危言耸听

2015年6月刘慈欣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对人工智能深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问:你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怎么看?它会不会像比尔-盖茨预言的那样,成为人类生存的威胁?

刘慈欣:你说起这个话题,我想起来,今年年初有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一个美国学者写的,题目就叫《老王隔壁家的机器人》。文章预言在2040年左右,整个人类很可能就被人工智能征服了。

我直言不讳地说吧,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这里面有个误区,人们认为,只要理论上突破了技术障碍,在实际中迟早也会突破另一方面用数据来为观众解读这些话题。

IT 里面有个定律叫做摩尔定律,是说IT的速度和容量,每隔一年就增长一倍,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在人尽皆知的摩尔定律的另一面,还有个 50年定律 ,很少 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是描述可控核聚变这个技术发展的,从第一颗氢弹爆炸以后,人们就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即用于发电的核聚变,从那时到现在,你问任 何一个研究核聚变的科学家,他都会告诉你,核聚变是50年以后的事情。50年前他这么说,今天他还这么说。

问:人工智能有哪些无法突破的障碍?

刘慈欣:比如,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你要想造出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必须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机理。但现在人们对大脑运作的了解和认识,还处于原始状态。

人们之前想当然地认为,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互联产生的意识,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发现让脑科学家彻底绝望 以前人们认为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简单的电 路,现在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同样的输入,不同的神经元输出却不一样。这说明神经元极其复杂,不但数量有1000亿个,很可能每一个神经元都相当于一个小的 大脑。你说怎么研究?

成都妇科医院哪家好
吉林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宝宝健脾食疗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