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补贴耽误了十年的电动车造车新势力堕入生
2019-09-30 10:37:31 菏泽汽车网
被补贴“耽误”了十年的电动车,造车新势力堕入生死考
当2019年度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正式下发,电动车行业蒙圈了
虽然是早已料到的结果,但是补贴退坡如此之大还是让人始料未及
一、电动车行业被政策抛弃了
的确可以这么认为,在过去的九年里,电动车行业除了把汽车的驱动方式改为电动外,在其他方面鲜有建树,科技研发投入基本是重复油动车的老路,没有带来焕然一新的新产品和新思路几千亿的补贴,只能说是给以前油车欠下的环保债买单,它们还没有打开汽车行业的新大门长时间补贴并没有创造全新产业,也会让市场误解,使得众多的社会资本错误地投向这1领域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划证实了这一点,在年间,预期燃油车和电动车将和平共处,新能源车也将不是电动车一家独大,会以燃料电池、甲醇、天然气等情势和平共处
为何红了这么久的电动车企忽然叶落花黄了呢简单的说,它们错过了最好的时候
这一错过,就是十年
所谓十年树木,造车运动可能也类似,十年补贴的政策设计,符合产业的发展规律,汽车行业上下游体系运作和市场热度的调转,没有十年看不出真工夫
但这大好的十年光阴却被浪费了
其中有几点原因
1、电动车的定位不够高视野决定前程,仅仅为了拿补贴生存的车企,无力承当高额的新技术开发和验证费用,补贴政策也让车企没有积极的动力
2、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汽车市场是增量市场,略微过得去的汽车都卖得很好,传统燃油汽车主机厂没有花钱试错的动力,它们在电动车方面发力很晚,等它们的电动汽车上市已比较晚了
3、补贴政策没有设定技术门坎,以里程和电池单位容量作为补贴标准,像是补贴电池厂家,使得一部分电动车企走捷径,浪费了大好的补贴资源
4、无差别的补贴让补贴在各个厂家通过产能瓜分,没有构成合力导致很多没有汽车制造背景的企业想进入这一行犹如2003年以后,汽车行业的大发展,汽车制造外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制造资质
5、电动车本身没有构成技术壁垒,没有行业的技术护城河专注机械和传统电子,而在软件、生态服务络构建方面,完全跛脚,使得电动车完全成为全部汽车行业的细分车型没有构筑自有的生态系统,那么补贴的意义就没有那么显著了
我们现在的存量车里,依赖补贴生存的A0级,乃至是A00级别的汽车占据了80%的以上的市场,补贴卡位即是将这些低成本重复的产品挡在市场外,也转达从市场和政府过来的不满
二、“补贴”是过河拆桥么
行业内人士普遍感到了压力汽车不是简单的系统,即便知豆这样看起来很小的车,技术含量并不是想象那么容易自2006年,鲍文光创建知豆汽车,到第一台能上市的知豆汽车诞生,花了近五年时间,尔后知豆也一直面临生死危局
这反映了实体制造变现盈利没那末容易政府补贴曾是支持他们这些企业家继续生存的希望,一旦补贴断崖式下降,将对国内的民营资本以重击这完全是通过补贴奖励企业家拼杀,而市场起来以后,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就像美国的特斯拉,已能够盈利,但是依然还有补贴两相比较,企业家们心态难免有落差
缘由很多方面,主要有这几方面
第一、电动车研发前期投入巨大,试错本钱高企,国家法规严格,要拿到上市资格非常不容易
第二、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在我国还是增量市场,市场上的车企多数都是世界级的大玩家,小打小闹根本没有竞争力中国市场已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被进口车和合资车调高胃口的消费者,在选择电动车的时候,不可能不跟油车相比
第三、汽车行业是重资产投入,制造的利润很难让初创研发车企快速覆盖本钱即便像蔚来这样的车企
,如此高昂的定价还会有巨额的亏损,传统模式玩不转
第四 、定价因素制约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现存的点动车企,销量其实不集中,超过10万辆能产量的车企不多,多数车企一边面临亏损的,一边又不可能提价用户对电动车的价值判断早已成型
第五、市场上没有高端品牌,制约了国产点动汽车定价目前还没人敢做标杆
根本上,国内电动车企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知豆的倒下未必不是给行业敲响警钟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不管前后,总会有倒下的那一天,从业者们是不是有些惶恐不安
3、电动车企难以盈利仍是无法逃避的现实
补贴说明了一个事实,电动车企的盈利能力弱多数车企款型单一少数的几款车在面对用户选择的时候,没有比较优势,达不到相互补充的目的加上油车面临排放升级,老款车的打折优惠,直接拉跑了一部分用户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的财报显示,特斯拉交付的车辆比上一季着落31%,蔚来交付下滑将近50%特斯拉解释是由于年底假期季节,用户荷包都空了,蔚来是不是有类似的看法呢
实际上,不仅电动车交付在下滑,传统汽车的交付也在下滑2018年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折点,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长时间增长以后,市场逐步显现疲态
电动车在存量汽车市场里拼杀更不容易
就以电动车销量排前列的几个品牌而言,最多的是北汽新能源,2018年产15万台,比亚迪11万台,江淮大约就6.4万台单就产能而言,还不具有大规模盈利能力有消息泄漏,北汽还是沾了团体其它子公司的光,新能源的大量新车出售给了团体的出行公司,若在市场上打拼, 怕不会有如此成绩
再看车型,畅销的几款连B级车都不如,秦EV还大点儿顶多是A+级车,相比特斯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也就是说补贴并没有让车企在十年间有个质的奔腾,车企顶多是此前中小级别车型的修修补补然后就上市销售,这一点固然说明电动车企难以盈利,实现自我的良性循环究其缘由到底是政策缺位,导致企业偷懒钻空子,还是企业不思进取,见利起心
4、政策真打偏了吗
我国的补贴政策以续航和电池单位能量为标准,这特别像补贴电池厂,而不是给整车厂补贴像拥有电池生产能力的主机厂就会很受用,而普通车企,就开始在这方面动脑筋
既然是补贴续航,那么车子做小一点,特别电动机采取节能电机,下降输出功率,在60千米匀速或NEDC测试得分都会很好,补贴也会拿到手软
这个补贴并没有设定汽车等级,技术等级等加分项,这就直接决定了主机厂没有动力了去对整车进行技术革新,而且新能源汽车还会带来不大好的驾驶感受,比如冬天续航问题,暖气问题、低温充电问题等等,给用户带来很严重的困扰这使得电车的使用体验并不好
也就是说政策可能真的打偏了并没有完全起到让车企技术革新的作用,顶多是做出了能用的电动车,而等特斯拉廉价的入门级Model31上市,站在风口浪尖的电动车企将会有机会看见水面上自己的倒影
此外,补贴是无差异的仅仅根据续航制定的,那末相同的补贴在不同级别的汽车占的比重就会相差很大40万的车补8万和20万的车补8万,效果完全不同,这也直接导致主机厂选择容易开发、本钱低廉的A级车作为主打这也分散了补贴的资金池的巨大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还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电动车企和电动车怪不得特斯拉一定要来中国建厂,看看产品价格区间和定位就明白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手
5、惋惜也幸好,市场上仍然缺爆款产品
就像2007年前后,行业普遍觉得久旱不雨,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一方面山寨机横行,一方面廉价和畸形的高端售价产品相映成趣,用户的真正需求被埋没在产品的海洋里
但是苹果出来就改天换地了电动车行业也是如此,需要一个标杆企业让全行业有方向,也需要爆款产品让行业有希望,同时引爆电动汽车市场就电动汽车本身而言,电动车企比用户更着急,虽然每年成长率超过50%,用户的热忱并没有被激发,看到电动车的定价,几近所有的用户都会冒出两个字:骗子
目前市场上以特斯拉为标杆,但是特斯拉还不足以担此重担但在自动驾驶、安全性以及一些细节方面,它设立了一个标杆服务方面,蔚来有可能成为标杆,但是其产品还不够完善,自动驾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放,技术储备和积淀也难以让它成为标杆也有人认为,蔚来如此巨量的服务投入是为了卖身做秀,完全不能当成正常的服务标准判断,固然具体目的为什么,恐怕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材知晓了
就产品而言,特斯拉的Model 3有成为爆款潜质,从上市初就拿到40万台的预定到目前每年接近15万台的销量,完全支撑特斯拉的利润来源但在国内,爆款还有待观察有一点毫无疑问,一旦谁先走出这一步,谁就将成为电动车行业的大咖
时下,电动汽车行业还是军阀割据,相互乱战的年代直接决定了用户在对电动车的态度,容易被旧观念束缚,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格局使得人们不愿意为了电动车的小创新而支付额外的本钱,这正是阻碍我国电动车创新求异的巨大障碍,使得电动车没法承当其应该有的功能,继续保持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这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没有一个能打的原因
蔚来算是有想法,但就目前的交付量以及时不时出现的软件故障致使车子不能行驶的问题,让其品牌形象大大受挫自去年的存量订单消耗完以后,增量定单增长乏力2019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比上一季度下落50%,销量腰斩
2018年蔚来销量11404台,是新势力的领头羊,它的一丘之貉就有点不够好看威马只有3844辆,小鹏才482辆,最后一位销量没有上三位数,榜单第十位干脆空着,着实尴尬
造车新势力遇到了与特斯拉此前遇到的一样问题:产能爬升和品控短时间内没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下的服务也将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互联思惟在落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而且这些新势力,型号单一,没有构成产品池,让用户有多样的选择,多数是做了竞争对手的参考,无法牢牢捉住用户,从而也制约了产品的销量
醒悟过来蔚来也有了新动作,推出稍小的的ES6,意图通过产品线的丰富构成产品池而理想智造坚持只有一款车型,的确太理想了我们可以理解其难处,却不看好其未来产品和市场都有其运转规律,看看那些单一产品的车企,有哪一个不是消失在滚滚潮流当中,固然这是坚持自信还是固步自封让时间去检验吧
6、如何才能成为旗帜
无非两点:拥有传统燃油汽车无与伦比的易用性;具有高端的AI特性
AI特性主要是指自动驾驶,但它又是电动车的天然坑
电动车是天然的科技承载平台,相比传统汽车有先天优势,自动驾驶硬件、AI设备、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都能比传统燃油汽车方便很多在机械部份不是电动车拦路虎的时候,软件和设计思想成为电动车的巨大障碍
与内燃机一样,自动驾驶一样需要技术积淀,电动车摆脱了发动机,摆脱不了自动驾驶
这一样需要十数年的耕耘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博世的L1和L2级别的自动驾驶套件已成熟了,国内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的,多数出于博世的标准套件
闻后不由1凉:电动车企的研发费用花在哪儿了
本质上,中国目前的电动车,只是动力平台换成了电动系统,在电动车技术增值部分,完全毫无建树追求便宜续航固然没错,但就在这样的低水平无穷重复的情况下,恍如违背了的补贴的初衷
机会也仍然存在谁能在这个市场破壁,谁就能成为新的标杆,从而设立技术壁垒,完成从小到大的积累,目前来看,多数电动车企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也没有这方面的动力
在国内车企陷于技术停顿的时候,国外车企的进步相当明显像宝马推出的新一代X5具有一定的智能属性,比如自动记录50米左右的轨迹,可以自动倒车,遇到堵死的胡同的确方便,奥迪的新A8可以感知有可能产生碰撞的条件下,改变车身姿态从而降低碰撞带来的伤害连传统燃油车都有如此敏锐的嗅觉,我们的造车新势力呢
可能还在为生存挖空心思吧
七、为何不抱团取暖
电动车企本身实力不行,线下渠道基本是空白,重新建立费用高昂,而且销量不够,没有经销商愿意做冤大头特斯拉自己都受不了渠道成本的高企,关闭一些线下门店欲图降低成本
传统车企做电动车呢产品概念不行,但是强在渠道牛逼,服务成熟,能够打消用户顾虑
还是有不少用户愿意尝试电动车,但是无奈条件不允许举个例子,新疆和东北偏僻的嘎达,有人想体验电动车,造车新势力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两者扬长避短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电动车企的收购必会拉开序幕
智能相对论还是认同汽车的不是那末容易造的其中有很多工程的问题,不是新手能够解决的
另外生产管理、物流,上下游配套等等,不磨合几年根本很难有成熟的车型上市,想借道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仿佛没那末容易现在补贴1断,客户难找,短期内研发人力等本钱销售,就像健康的人失血一样,不可能长久而传统车企对电动车企的并购并不是没发生过
早先,众泰入股过知豆,听说得到电动车技术之后抛开知豆自己开始做电动车,而且它的电动车在国内电动车还不流行的时候一度出口,曾经还占据过续航世界第一的宝座吉祥也入股过知豆,后来又各奔前程
一句话,市场留给电动车的机会不多了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1出,也给电动车的市场空间画了一道线我估计电动车的整体市场容量很难超过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在中国估计就万台的年销量到顶了电动车也还将继续被禁锢在城市的活动圈,这样的未来让人很难对电动车有甚么太高的期望
电动车自始自终都是政策的产物,并不是是市场的选择比如,在能拿到绿牌的地方,混动车仿佛更受欢迎,比亚迪的混动和纯电动一直平分秋色人们选择电动车可能是为了牌照,那么这么多年的高成长是否是真的要冷静的思考一下那是不是被逼迫出来的假象呢补贴退坡之后,必将水落石出,而资本对电动车是否还有如初的热忱也随之进入了生死考
七个月宝宝消化不好怎么调理
哪些中药医治便秘
儿童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有赞微商城平台登录
小孩眼屎多是什么原因
- 上一篇:福特10亿美元翻倍印度产能扩大出口翼搏和
- 下一篇:福特将在印度推出新款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