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饰

西藏之行图文

2020-04-20 16:18:02  菏泽汽车网

西藏之行(图/文:刘君宁)

请欣赏又耳方演唱的《菩提梵唱》

????????????。

菩提梵唱~邓惠芳。

对我而言,到既是一种膜拜,也是一种修行,有精神上的,有品格上的,也有身体上的。从今天起,我会将的美景奉献给大家,请笑纳!2017年8月5日题记_刘君宁。

8月5日。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当我们登上了向着飞奔的列车,一生的期待开始发芽。

54个小时的行程难不倒我们朝圣的决心。一个四上的常德小伙子跟我说: 其实高反也没人们传说的那么可怕啦。我哈哈一笑说,管它高反低反,反正这次我们已豁出去了。

神圣又神秘的地方,我们来了!2017年8月5日笔。

8月7日。

半夜三点多,头痛眼胀将我弄醒,到格尔木了,对面的小哥说海拔有3000多米,不知为什么有些窃喜,这个样子的高反,我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小哥的第二句话又让我有些泄气,列车已开始供氧了,要不能有这么好受?我默默对自己说,你一定能行,于是将捏在手里的芬必得又放进了药包。我一定可以的。加油!2017年8月7日笔。

8月7日。

随便告诉亲们,越过唐古拉山后,海拔逐渐降低,高反也逐步减轻,到拉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刚到旅馆就吃了一大碗饭。嘿嘿,谢谢大家的关心!爱你们。2017年8月7日笔。

8月8日。

清晨从拉萨出发,沿着坑洼不平的318国道,翻过五彩经幡铺天盖地的海拔5087米的米拉山口,顶着全车90%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一直与我们同行的不到40岁的小周竟然昏倒在地,着实让我们吓了一大跳)经过8个小时400多公里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之行第一个正式景点一一巴松措(藏语为绿色的湖)

真的恰如其名,这个藏在高峡深谷的巴松措是绿色的,这是一种不显山露水的令人舒服的淡淡的绿。远望湖周边青山如黛,近看岸边绿树倒影如织。佇立寺庙、白塔相印,经幡飞扬的湖心岛,眺望远处被云儿戏弄得时隐时现的雪峰,你会感到巴松措之所以成为藏传佛教中红教的神湖和圣地之必然。

巴松措给我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是它的静: 山是静的,湖是静的,鱼儿是静的,村子是静的,甚至放养的牛啊猪啊都是静的,就象一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净净的静。

今天夜宿林芝市。旅行社送的特色晚餐一一墨脱石锅鸡是出行四天来最好吃的菜肴,还有这不到3000米的海拔应该会让我们好好地睡上一觉吧?2017年8月8日笔。

8月9日。

现在是林芝的雨季,注定我们会错过许多精彩。

今天的行程是这次之行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因为不但可以看到有着世界之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还可以看到至今还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峰一一南迦巴瓦峰。所以我们一直充满着期待。

从林芝市的八一镇沿着雅鲁藏布江顺流而下,车行二个多小时到了被驴友们称为“神奇与险峻,梦幻而壮美的天籁之景” 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我们是乘坐着景区的观光车从谷顶慢慢盘旋着向谷底一站一站游览的,尽管细雨蒙蒙,但我们无时不刻地感到自己身处在奇特的风景之中: 我们转过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见证他们的爱情亲手栽种的、有着1450年的古桑树; 我们见过了在巨大的岩石一分为二,夹缝中生长出一株桃树而被赋予“情比石坚”的景点; 我们在闻名于世的神奇的“大拐弯”处不停地拍照,尽管照片实在不怎么样; 我们在谷底的亲水台望着澎湃的江水惊叹。回程的路上,我们仍透过布满雨珠的车窗向外张望: 飘曳的白色云雾,成熟的金色青稞,汹涌的浑黄江水,葱郁的绿色植被,星落的各色野花,招展的五彩经幡,好一卷一帧接一帧的立体山水画哦!

听导游说,海拔7782米,藏语为“直刺天空的长矛”的南迦巴瓦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我心里就在嘀咕,今天又是阴雨天,怕更难见其尊容了。果不其然,一上观光车,当地门巴族小伙子就冲着我们说了一句“你们运气不好哟!”没办法,我们就只有在景区的石碑旁留个影的份了!

旅行前我曾做了一点功课,心里十分清楚,我能见到的是不到大峡谷的十分之一的,我也清楚我们普通人是无法涉足大峡谷的最奇险的核心无人区的,但就是今天在雨雾中看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小小的一角,就已让我领略到了它的“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了,就足已让我流连忘返了。2017年8月9日笔。

8月10日。

与其它少数民族旅游区不同,林芝民俗文化第一村蛮有藏民族特色。政府出面,村委会牵头,将一整个60多个家庭300多个村民的村庄建成了一个民俗文化村。村里专门选出十几户能讲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家庭负责全天候接侍游客,政府每月进行1800元/户的补贴。接侍我们的白马拉姆因在内地上过几年学,能说会道,将藏族的风土人情说得很透彻,尤其是对生命观,价值观,得失观的叙述,让我对这个民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她的现场演示,让我感受到了藏医的神奇。可惜不能录音拍照这样的民俗文化推广真的值得借鉴。

林芝的旅行结束了,但它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蓝天白云,有冰川雪山,有原始森林,有高山湖泊,有超大峡谷,对内地游客来说最重要的是没高反!当然还有诱人的美食,墨脱的石锅鸡,石锅鱼,青稞煎饼,烧烤的牦牛肉,还有当地虽然很贵但味道不错的西瓜,桃,李,沙果等,住宿也蛮舒服。嘿嘿,一句话,美丽的林芝值得一游!2017年8月10日笔。

8月11日。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向往日喀则源于听了韩红这首悠扬婉转的歌,所以在确定行程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包含日喀则的线路,尽管旅行费用贵了700多。

日喀则从古到今都是后藏的重镇,有长达1753公里的边境线,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在拉萨通往日喀则的公路上,我们看到了数不胜数的没挂车牌的运输军车,颇有点“揍一顿”印度小三的架式。

日喀则也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土地肥美的庄园走近日喀则,它就用久违了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肌肤,用通透的蓝天白云吸引着我们的双眸,这样的迎接方式洗刷了我们的一路风尘,驱逐了我们的满身的疲惫,全然没顾及到我们己踏上了平均4000多米海拔的高原。忙不失迭地拍啊拍。

导游小王这几天没少跟我们介绍藏传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尤其是,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知道了日喀则是的 “地盘”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黄派在的四大寺院之一,是历代的驻锡地; 我们了解了历代爱国护教的情怀和故事,所以当听说十一世这两天就住在扎什伦布寺,而且有可能在下午5点至6点到寺院大坪散步时,我们参观完寺院后就在大坪前静候,希望有运气能见到这个有色传奇色彩的年仅27岁的。尽管我们一直等到6点,还是没见到他的踪影,却一点也没感到沮丧,因为他那神乎其神的故事,这些天来一直让我们回味着。2017年8月11日笔。

8月12日。

由于《红河谷》曾在这里拍摄,再加上只有这里才可以近距离看到冰川,所以,卡若拉冰川名声在外。小王导游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冰川,还特意在去冰川的途中播放了《红河谷》的。但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吓了一跳,今天的冰川与当时的冰川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我们顶着近5000米的海拔高度和较严重的高山反映走到冰川脚下时,一缕失望,将本因头痛而皱起的眉头锁得更紧: 不过十余载吧?冰川的面积 “缩水” 得吓人,整个山峦的4分之一已不见“白”冰川的颜色也不再“纯洁”特别是冰川的下半部分。我的天啊,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它会怎样?一份担忧,萦绕在心头。

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是一个能帮助寻找转世灵童的“神湖”这是一个藏族同胞每年都要花上一个月时间来“转湖” 的“圣湖”它象一条蓝色的绸带飘逸在群山下。走下马路,漫步湖边或登上哑口,远眺湖景,它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湖光山色。不同季节,甚至不同时刻,它会在你眼前映入不同层次的蓝色。作为游客,特别是女性游客,多花时间呆在湖边是最“明智” 的,因为在这里,你能拍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照片; 因为在这里,你能跟平时根本不敢挨边的藏獒来一次最亲密的“ 接触”这样的照片晒到朋友圈,能不 “牛气冲天”

今天晚上的烤全羊,给我们已经搜刮得没有一点油水的胃好好地犒劳了一下,当然是自费的啦,11人,每人130元!2017年8月12日周日晚笔。

8月13日。

因为纳木措海拔有4800多米,哑口的海拔达5100多米,许多游客都 “栽”在这里,所以,到来的第二天起,老公每天一个的电话里总要说一句: “ 高反利害,纳木措就莫去了”可我心里明白,这次之行,看寺庙是冲着布达拉宫,看湖就是冲着纳木措来的。

来去14个小时的行程颠簸(今天堵车耽误了近两小时)就为看一眼这个世界最高最美的湖。

在藏民心中: “纳木措”是“天湖” 是“圣湖” 是“神湖”今天,当我们的目光一触碰到她,真的就感觉到只能用“天湖”二字来形容她。

蓝蓝的湖水与蓝蓝的天空水天相连,一望无际 ; 远方的唐古拉山和闪着银光的雪峰,在天幕下时隐时现 ; 湖前的草甸,芳草萋萋,一望无垠 ; 湖面波光粼粼,由浅入深的蓝色美的让人心醉; 藏民们转湖时献上的五彩经幡,在湖边岩石山上随风飘曳。

佇立在“天湖”边,我不由自主地转了一圈,视线所到之处都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幅幅原生态的美丽画卷。

佇立在“神湖”边,我微闭双目,屏住呼吸,似乎能听到转湖的藏族老阿妈手摇转经筒的诵径声。

佇立在“圣湖”边,我敝开心灵,与湖水进行着对话,似乎开始真正理解藏民转湖朝佛的意义。

今天我们还亲身见识了纳木措的神奇 : 在短短的二个小时内,我们感受到了季节的瞬间变化,由阳光明媚到大雨倾盆,由风雨冰雹再到白雪铺地。

纳木措,神到让我瞠目,美到让我无言!2017年8月13日笔。

8月14日。

明亮的白,深重的红,耀眼的黄; 雄伟的城堡,奢华的宫殿,庄严的庙宇一一当布达拉宫以独具藏式和色彩的恢宏气势展现在我的眼前时,我被震撼了一一为她的圣洁和尊严!

进入布达拉宫,我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一种特殊的气场中,我的心在刹那间宁静,我感到冥冥之中有“人?”或是“神?”在牵引着我,穿越着历史的沧桑,走近了古老而神秘的: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五世,独缺他的仓央嘉措(六世)甚至于在外的十四世,他们在酥油灯的光影下一个个鲜活起来。

随着又陡又窄的木楼梯的上上下下,跟着导游,我们参观了历代居住的白宫和被称之为红宫的佛殿及历代灵塔殿。不知为什么,我的目光不会在富可敌国的真金白银,奇异珠宝和稀世文物前停留,却常常会被手持转经筒或添加酥油的藏族老阿妈们吸引。她们红褐色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她们浑浊已不明亮的双眸里,她们迟钝拖拉的动作中写满了虔诚,幸福,心甘情愿。我似乎想通了藏民们为什么会不辞辛劳地转山转水转佛塔; 我似乎想通了藏民们为什么会将收获到的十分钱会给寺院捐八分; 我似乎想通了藏民们一生中为什么会步行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朝圣地以“磕长头”方式进发。这就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马云说得好: 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

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仰望触手可摸的蓝天白云,我突然想明白了,我不是佛教徒,为什么会在内心深处对心存一种敬畏,而且这种敬畏为什么会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将“ 科学行事,做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回望着这个拉萨城每间房屋只要打开窗户就能看到的布达拉宫,我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许多人都发怵的西行之旅,原来对我而言,到既是一种膜拜,更是一种修行,一种精神上的修行,一种品格上的修行,当然也包括了意志体格上的修行。

西行结束了,有许多话想说,于是就将改编了的那个已开始喜欢上的仓央嘉措(六世)的情诗《不为觐见》作为这次西行漫记的结尾吧 !

那一次。

我爬山涉水一路西行。

不为觐见

只为表达对信仰的膜拜 。

那一日。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那感恩的力量。

那一趟。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沐浴那神圣的佛光 。

2017年8月14日晚笔。

肇庆治疗男科医院祛风通络止痛中成药女性乳房疼痛吃什么药

经期不准怎么调理
长春华山医院可信吗
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友情链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