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惠安徽汏学泩村官公布婚恋账单全套万
2020-09-15 11:22:34 菏泽汽车网
新华社合肥2月13日新媒体专电(杨丁淼)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爱情虽然没有城市里的烛光红酒、节日玫瑰,但河边的散步、村口的离别同样是淳朴和美好的。然而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这样淳朴的爱情,渐渐在动辄数十万元的婚恋成本之下变了味。
有的农村家庭为之所累、为之所困,却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社会风气;有的农村适婚男青年甚至觉得拿不出钱就没有资格谈婚论嫁。当乡愁难觅,乡村爱情还能否有一片能够“自由呼吸”的空气?
畸高的成本:结婚“八部曲”要花30万元
近日,安徽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上详细公布了家乡的婚恋账单,适婚男女从恋爱到结婚要经过见面、压手(见面礼)、相家、下帖(订婚)等“八部曲”,每一步逐级“涨价”,压手数百元,相家数千元,下帖则要数万元,象征“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吉利数字1100或11000也在不断翻倍。而这些还只是铺垫,结婚时男方还要花上近十万元的彩礼。“八部曲”全套要花上30万元,才能把女方娶进门。
“就这样,父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自己这几年的辛苦打拼也都投了进去。创业资金没了,就得继续打工,一切从零开始。”这位大学生村官表示。
他的经历并非个别人的烦恼,相亲作为当下年轻人“脱单”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婚的高成本由于地铁车厢内人员过于拥挤也确实困扰着许多人。
一家大型婚恋交友运营平台发布的近10万份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四成的女性认为首次相亲男性花费较多是大方的表现,而认同这一观念的男性只有26.1%。对于“首次相亲,男性如果花钱少”,超过三成的女性倾向于认为“这人很抠门”。
江苏北部的农村女孩耿晴经常为青年男女“牵红线”,她认为中国农村上世纪80年代“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仍然盛行,家家户户都比着生男孩,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前农村男多女少的局面。
“媒婆的介绍费也是水涨船高,有的专职媒婆甚至会要求按照彩礼的百分比抽成。”耿晴说。
幸福的烦恼:“劫婚”让人“望爱却步”
2月14日,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巧遇”西方情人节,安徽农村男孩唐泽南也计划在当天举行婚礼。然而婚期临近,他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女方“下帖礼”要四万元,这笔“彩礼”之外的支出让他不得不去借钱,未来的丈母娘还让他立下字据,要求婚礼欠下的债务不得让她女儿偿还。
“都是一家人了还如此计较,实在让人寒心,从相亲到现在一路走来,感觉这婚已经结得变了味儿。”他说。
安徽省明光市的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婚嫁成本过高的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这是相互攀比、追求物质、讲排场的表现,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农村观念陈旧,对婚丧嫁娶等行为缺乏价值引导。
27岁的谭夏来自安徽省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从省城大学毕业后家里就为他张罗婚事,尽管自称“条件不错比较吃香”,但前后几十次的相亲经历都没有成功。一方面因为家里的相亲就是十几分钟的见面,后面都在“走流程”,爱情不该这么草率;另一方面,他说希望寻找真正不被金钱绑架的爱情。
“流程少或者礼金少都会让女方家觉得没面子,从而导致相亲长跑的终结,所以很多男方家庭为了婚事就算砸锅卖铁也要继续下去。”谭夏说。他还告诉,他哥哥2009年结婚时花了30万元,父母积蓄全部掏空,欠债直到2012年才还清。
如今谭夏不想再走这条路。“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所有的负担都要男方来承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也要以自己的行动改变这种风气。”他说。
专家:爱是基本权利我们等着您来挑战您!准备好了吗?好游戏 应加强农村价值观引导
“彩礼”是我国旧时婚礼习俗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并沿袭至今。“彩礼”本身无可厚非,但因此导致婚姻变味儿,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民俗专家表示,农村的婚俗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一朝一夕很难改变。未婚男女和父母都应该调整对相亲的看法,把相亲当做一种正常的社交途径,成功的婚姻不在于挣面子慕虚荣,而在于男女双方未来能否幸福地生活。
“爱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没有资格爱的说法是一种悲哀,更是对社会认知的伤害。”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范和生说,婚姻应当是两个人情感的连接和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奋斗,现在却更多地考虑条件匹配和利益交换,民间的婚姻攀比值得引起关注。
范和生表示,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的基石,基层组织要采取各种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推动移风易俗,也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通过乡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的铺张之风进行规范。(完)
孩子为什么会积食
赣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咸宁治白癜风较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