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车险

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标准是怎样的吗

2022-02-17 13:28:53  菏泽汽车网

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标准是怎样的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在没有遗嘱、遗赠以及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死者的遗产通常是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来继承的。在法定继承中有明确的遗产分配标准,下面就让律师365来告诉大家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标准是怎样的吧。

一、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标准

为申办2020年冬奥会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遗产的分配原则,是指数人参加法定继承时,确定各自应继承遗产份额的准则或标准。我国《继承法》中规定了“原则上均分、例外不均分”的原则。这就是说,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律师提醒:对于例外情况,法院在确定的时候,主要是看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那么如何取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分得更多的遗产,则需要程序法上的一些知识。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如何确定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在适用法定继承方式时,哪些人可以作为死者遗产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第10条和第12条的规定,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此外

,依《继承法》第11条的规定,死于被继承人之前的子女的直系血亲可作为代为继承人。由此可见,夫妻、父母子女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需要提醒的是: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如何认定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是否尽了主要赡养,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我国的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时,《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被剥夺继承权的,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才能继承遗产。

法定继承中,原则是在各继承人之间均等的分割遗产,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这其实也就是例外的情形之一。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律师365的律师。

延伸阅读:

代位继承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有哪些区别

代位继承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代位继承?

怎样判断宝宝得了手足口病
唐山哪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石家庄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