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宝马被曝使用致癌沥青阻尼片质检总局展开调

2020-02-08 17:52:57  菏泽汽车网

宝马被曝使用致癌沥青阻尼片 质检总局展开调查

  

资料图。转自法治周末

  “车我可以换,身体怎么办?”“买好车就是为了好的享受,想不到享受的反而是‘毒气’!”“为什么原装进口车就没有异味?同样是奔驰,国内国外差别这么大……”

  上述激烈的讨论来自一个名为“奔驰C系异味问题维权”的QQ群,群里聚集了众多无法忍受车内异味而选择维权的车主。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得到豪车厂商的有效回应。

  直到今年3月,终于有媒体将他们的苦恼公之于众,指出“部分奔驰、宝马等豪车车内存在污染,并进一步质疑,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等样品的阻尼片中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可能释放有毒有害气体。”至此,这个群里的维权车主才有机会揭露出隐藏在豪车面具下的“毒瘤”——致癌的沥青阻尼片。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日前已正式对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相关车型使用含有致癌物质沥青材料车用阻尼片一事,展开调查。

  然而调查的同时,消费者的苦恼却仍未得到解决。

  低成本或致异味横生

  对于不少豪车车主来说,价值数十万元的世界著名轿车品牌的主力车型,获得安全与享受应该不在话下。然而,众多车主得到的却是无法忍受的车内污染。一开始,个别车主仅以为是因为新车异味、空调排风不畅所致。但当车主们开始相互抱怨的时候,才发现这并非仅是一个人的遭遇。

  法治周末记者从维权车主群里了解到,自2012年10月开始,受豪车异味问题所困车主越来越多,其中以奔驰C级轿车问题最为明显,C200、C230、C280、C180与C300等型号无一幸免。其受困车主遍布广东、浙江、云南、福建等全国多个省市。

  北京车主吴先生就是维权团队中的一员。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2009年8月购买奔驰C200后,就一直感觉车内有股难闻的味道。刚开始还没怎么注意,以为可以通过通风、放炭包之类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屡次尝试无效后,上网搜索才发现,2009年同一批次的C系轿车普遍车内异味大,但来源尚不清楚。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吴先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车内甲醛严重超标。而让人感到恶心的气味来源也终于浮出水面——汽车生产企业使用的隔音地毯。此类隔音地毯中有一种被称为阻尼片的东西,贴在车体钢板壁上可以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目前所有同型号小轿车里都有安装,奔驰、宝马也不例外。

  检测机构告诉吴先生,如果车上的阻尼片有臭味,就很有可能是沥青做的。而在此前不同型号车主送检的结果中显示,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然而之后的遭遇却更让车主们感到愤怒。面对众多遇到类似问题的车主,汽车厂商与4S店却都拒绝为所有车主解决问题。异味得不到解决的车主,结果往往是自费2至3万元更换地毯,或者是被告知要在拆除地毯、提供零部件号后,再做进一步判断。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这次媒体曝光异味问题并不是车主们首次求助于媒体进行维权。早在2012年9月,就有包括吴先生在内的300名车主投诉奔驰车内甲醛超标4倍。维权车主数至今仍在不断增加。之所以阻尼片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还是跟制造商追求低廉的成本有关。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配店经理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以普通三厢轿车为例,两毫米厚的阻尼片大概需用3个平方米的材料。若是沥青阻尼片,成本最多50元到70元左右。而如果用树脂、橡胶(22705,-25.00,-0.11%)等环保材料,每辆车光成本就得增加150元到200元。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所以各大汽车厂商纷纷选择节约成本。

  记者粗略计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三大品牌的轿车销售总量约65万辆,仅使用沥青阻尼片一项,一年即可产生9700万元至1.3亿元的利润。  厂商回应难信服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3月19日晚,奔驰(中国)对媒体发出声明。记者从声明中看到,奔驰声称在中国生产的奔驰汽车和其他国家生产的是同样的质量,而且采用的是同样的进口阻尼片,符合奔驰的全球质量标准。但声明中并没有提及其阻尼片的材质到底是什么,对人的身体有无伤害。

  对此,法治周末记者拨打奔驰(中国)客服热线以求答案。发现其甚至还专门开通了“异味咨询”的语音菜单。但客服代表只是重申奔驰官方对报道“高度重视”,目前仍在处理中,还没有确认的方案可公布。

  面对模棱两可的处理答案,法治周末记者再次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北京一家奔驰4S店销售人员。该人员听闻国产C系奔驰车内存在异味时,显得并不惊讶,反而见怪不怪地告诉记者:“国产车的确比进口车异味大不少。这跟供应商用的材质有关。因为北京总装车上,有12%的零件是来自国内的。最主要的味道就在附件上。但是你如果将车开一万公里左右,(车里)基本上就没有味道了。”

  这一点,与奔驰公司声明的阻尼片源自进口似乎相互矛盾。

  该销售人员还透露,奔驰车阻尼片的生产厂家乃是位于北京顺义的北京嘉城兴业工贸有限公司,并非原装进口。而之前也有媒体进行过调查,结果正如该人员所说。

  为此,法治周末记者致电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但其媒体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无独有偶,奔驰的老对手宝马这一次倒是跟奔驰的回应如出一辙。

  一位宝马车主谢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也曾因车内异味严重向北京宝马4S店维权。但最开始,宝马4S店认定谢先生的宝马车内异味问题是由于车主的使用习惯不当造成,并要求车主自掏腰包查找原因。然而在进行了包括空调管道、座椅等在内的一系列清洁后,宝马车的异味并未消除。之后4S店称其“做不了主”,而宝马总部给其唯一的回答却依然是“没问题”。而从头到尾,谢先生只得自己在4S店做清洗、除味,总共花费十几万元。

  对此,宝马(中国)的客服代表告知法治周末记者,客户中心已经第一时间向宝马反馈,但宝马官方对调查结果“还在审核中”,要求消费者耐心等待方案公布。

  三大“异味”豪车品牌中,只有奥迪客服代表明确表示,经自查其国产奥迪车型和奥迪全球范围的车型一样都是使用改性石油沥青,不是央视报道提到的煤焦油沥青。此外,对中国和德国生产的奥迪中的改性石油沥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甲醛、苯等多个指标“都是合格的”。

  但汽车工程师周光亚认为,在一辆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上,阻尼片不过是一种连零配件都称不上的汽车辅助材料。仅仅为了降低成本,厂家就选用可能对车内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原材料。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车里其他同样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材料目前还无法一一检测,阻尼片的沥青成分是不是车内有害气体的唯一来源、车里是否还存在其他污染源,目前仍无法定论。

郑州妇科医院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宋立
北京京都医院叶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