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国学周末读50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2020-02-26 14:37:41  菏泽汽车网

国学周末读(50)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今读《孙子兵法》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言,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等,而这句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体现了孙子的慎战”思想。不要以为 孙子是个军事家,便是个好战份子;就以为《孙子兵法》讲的是战胜之法。其实,孙子的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而是胜而后战之法。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关乎百姓之生死,国家之存亡,必须慎重,不可轻率。而战争的最终目的在于生、在于存、在于由弱变强,此乃本谋。要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所以,最要紧的是知道,可以战还是不可以战。否则,就可能一败涂地,再难。

那么如何判定可以战”还是不可以战”呢?从国家层面决策,孙子在《计篇》中说了校之以五事、七计”此处之计”不是计谋”之计”而是计算、衡量、比较之意也,校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五事”七计”一比较,基本可定战与不战,即先胜于庙堂,而不是夺胜于。

从具体的战役角度讲,知胜”是预测战役进程及其结局的重要步骤。古代兵家强调得失之道,利在先知”要求在战前预测的基础上,达到谋胜于未胜,慎失于未失”的程度。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点,即:我方的实力准备、敌方的实际状况、将帅的主观指导能力。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孙子还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也就是说,看上去再弱小的敌人,如果能做到无懈可击,也不是轻易可以战胜的。想战胜敌人,必须先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知可战与不可战者才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的慎战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孙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接着又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

2、开战要特别谨慎。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3、要有充分的多方面的战争准备,做到先为不可胜

4、力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先伐谋,次伐交,不得已而伐兵,攻城。伐谋、伐交是在明道、备力的基础上,造成一种必胜的形势,使对方不战而屈。即使伐兵、攻城,也要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方可战而胜之。

5、要充分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计划周密,多算胜,少算不胜。

其实,非惟战,政事亦如此,知可为与不可为者,成!当为而不为,是错失良机;不当为而为之,是谓勉为其难。旧城改造,可以战!

问:图中的《孙子译注》多少钱一本?

湛江白癜风专科医院
济宁妇科医院咋样
36小时长效治ED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