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菊花情结
2020-04-03 00:15:58 菏泽汽车网
毛泽东的菊花情结,关于北京菊花火锅的介绍
谨以此文纪念诞辰124周年。
与钟爱梅花一样,对菊花有着深深的情结。
一九二九年重阳节写下《采桑子·重阳》一句“战地黄花分外香”独步诗坛,领引自古以来赏菊诗词的潮头。主席从时令入手,着重写重阳菊花,从小处落墨,写得亲切有味。感天时,叹流年,托景物,抒胸怀,赋新意,寄深情。以胸怀宇宙、囊括四海的气度,含英咀华地歌颂战地黄花,歌颂战争。战火纷飞中,金黄的野菊花顽强地挺立着,簇拥着,吐香竞放,那正是英勇不屈的红军战士的象征!诗人对战地黄花的赞美,寄予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
历史往往有不经意的巧合。全国解放后,他在北京的寓所便是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菊香书屋是一个小四合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四面的房屋飞檐走廊,青砖灰瓦。庭院内古槐郁郁,翠柏森森,十分清幽典雅。这里早先是清朝皇宫藏书的地方,康熙曾题联为:“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对“菊香书屋”情有独钟,1949年入住,1966年迁出,一住便是17年。主席逝世后,在菊香书屋留下九万多册书。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年的战地黄花引来了遍地菊香。北京的“洁园”是一处著名的艺菊园圃。1951年12月31日,慕名首次来园赏菊,并询问园主人如果扩大规模有没有困难,是否需要政府解决?后来政府帮助解决了扩建和雇工问题。为此园主人满怀感激之情写诗一首:“长征督九戎,堂堂领袖旷世功。游园雅兴看花晚,救世奇勋比岳松。北 陆风高歌白雪,东方日出溥天红。车书混一从今始,远景昌明想望中。”此诗呈寄主席,主席收到后曾亲笔回信表示感谢。1952年11月24日,第二次来园赏菊,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同志爱赏菊、咏菊,也爱食菊。据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1949年的一个晚上,他被叫到中南海紫云轩陪吃饭。王鹤滨走进餐厅一看,餐桌中间放着一个火锅,火锅旁的蔬菜当中,有一碟白菊花瓣,格外引人注目。不无幽默地对他说:“王医生,吃吃看,我们不赏花了,来吃花吧!”不吃不知道,一吃挺奇妙。王鹤滨用筷子夹起菊花瓣,在翻滚的火锅汤里一蘸,花立刻软了下来,汤滚花鲜,花香四溢。入口之后,虽略有一丝药味,却抵挡不住清香软嫩的诱惑,感觉很好,禁不住点了点头。 见状,笑了笑,说:“你怎么样?还可以吧!咱们的老很早以前就知道吃菊花了。知道屈原吧,他就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个时代吃菊花,大概寓意着高洁、清贫之举。我们也来个夕餐秋菊之落英。这菊花瓣是工人同志从栽培的菊花上特意采下来的,咱们也来个清贫之举!”诗人屈原以他饱蘸情感的笔触和起伏跌宕的胸怀,倾述了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人民艰难困苦的无限同情。用“饮木兰之坠露”和“餐秋菊之落英”来比喻和形容白己纯洁的灵魂和刚直的秉性。这恐怕是主席以菊为餐的精神所在。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主持这次会议。会议召开前夕,1961年12月28日,文艺副刊东风上刊登了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吴研因(“民进”成员)的赏菊诗二首:
不期青女忍相欺。
老圃新枝竞吐奇。
秋色还如春色好。
西风莫漫撼东篱。
嫩红老紫百千盆,蟠错如虬况有根。为证明年花更艳,手题诗句待重温。吴研因的《赏菊》二首,赞颂了菊花的高风亮节与坚贞的情操。诗人赏菊赋诗,略写形态,而扬其芳魂,旨在借菊抒怀,寄寓了诗人对不畏、不惧艰险、刚直不阿、坚贞不屈人格精神的讴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望,坚信真理长存,正义必胜。诗因时作,诗人在当年写作并发表《赏菊》更有其特定的心情。1961年正是国际势力甚嚣尘上、我国国民经济异常困难时期,面对重重艰难险阻,诗人寓情于菊,歌颂中华民族不畏的霜节傲骨,对祖国美好的未来坚信不移。一位党外民主人士的拳拳之心,掬然可见;铮铮铁骨,令人敬慕。读后大加赞赏,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这几首诗好,印发各同志。决定将这两首赏菊诗连同另一位代表钱昌照(民革成员)的两首七绝《芦台农场》《蒿城农村》作为会议文件发给了与会者。把两位民主人士的诗作为党的会议文件印发,其教育、鼓舞党的的用心是不言而喻的。斯人已逝,菊香犹在。同志深深的菊花情结,永远凝聚在凌寒竞放、吐艳飘香的菊花丛中,鼓舞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了一曲曲浩然正气之歌。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菊花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正常血糖是多少桂林男科专科医院儿童咳嗽专用药多少钱
鼻窦炎症状表现有哪些动脉硬化指数
更年期怎么调理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