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报告引发对文学关注好故事从来都是受欢
2020-04-24 02:11:19 菏泽汽车网
海外报告引发对文学关注 好故事从来都是受欢迎的 http://www.frguo.com/ 2018-0 -07 文汇报 许旸 原标题:纯文学作家越来越少?但好故事从来都是受欢迎的
海外报告数据显示,过去十几年英国全职小说家比例从40%下降至11.5%
写小说 有前途 吗? 最近,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ACE) 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令海外书评界得出颇为悲观的结论:图书尤其是纯文学新书的整体销量日益萎缩;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 年,将写作当成全职的英国作家比例从40%下降到了11.5%。为防止欧美优秀小说 濒临灭绝 ,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提出了资助作家及独立出版机构的具体方案,引发业内争议。
至于给作家一小笔钱就能催生出好作品,不少资深人士对此持强烈怀疑态度。有文学编辑直言,除了金字塔顶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能够变身 印钞机 如J.K.罗琳、斯蒂芬 金本本畅销持续引爆市场外,大部分严肃文学小说家新作发行不温不火,有的作品被批评 缺少故事性,不够吸引人,影视改编后劲乏力 ,一些作家侧重文本的实验性,让读者直呼看不懂,自然也就少人问津。
那么,当受众很难从部分纯文学作品中,短兵相接地感受到故事的乐趣和挑战时,深陷 孤芳自赏 危机的小说家该何去何从?
一本纯文学书销量仅 000本已经不是件丢人的事
这份报告称,图书价格、销量以及预付款的下降,意味着纯文学作家比以往更难单独依靠作品来谋生。在今天的海外图书市场尤其是严肃纯文学领域,一本小说的销量只有 000本已经不是件丢人的事了。
按精装书均价10.12英镑计算,再减去零售商拿走的一半收入,剩下的1.5万英镑还要在出版社、代理商和作家之间分成。 有英国编辑算了笔账后发现,海外作家几年前曾拿到6万英镑预付款,但最近的新书只收到6000英镑预付款,可谓 极具代表性的滑坡 。难怪自2005年到201 年,将写作当作全职的英国作家比例从40%下降到了11.5%。
报告还指出,2017年英国有超过100家图书馆陆续关闭,图书馆的式微正对作家们造成不利影响 那种理所当然就能向图书馆出售几千本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尽管报告显示,主流出版商的利润在持续增长,但 巨头出版商占据垄断了最多的市场份额,对于族群多样性、多元化写作的投资不足 。
在读者人数庞大的中国,纯文学小说的首印数也很难突破万册,著名作家如王安忆、贾平凹、莫言等,长篇新作单行本首印数在十万册以上,已属成绩惊人。
不过,相当比例的写作者并不急于从 写书出书 这项事业中寻求 快速变现 。有的作家很 淡定 : 要承认一个事实,大部分作家是码字匠人,勉强糊口的状态,我们和那些优秀的陶艺匠人、小提琴手或刺绣匠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同。
不好看的小说才高明?可读性与艺术性并非敌人
谈及纯文学图书遇冷的原因,不少海外出版商将矛头指向了一些作品的低可读性。资深书评人蒂姆 洛特在 《卫报》 上嘲讽了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所谓的 资助方案 ,他认为纯文学作家有义务 写出更好的书 ,即故事性更强的小说,并点名小说家艾米 麦克布莱德的《女孩是件半成品》 就是 失去故事性 的典型例子。
但作家们并不买账。英国知名女作家尼科拉 巴克是 实验性写作 观点的拥趸,她认为: 文学确实离不开故事性,但并不意味着就要一味迎合市场。逆流而上的试验性作品,能够为文学发展提供新的想法,这些火花逐渐聚合成文化群体,从而为更大意义上的文学有机体提供养分,最终渗透到主流中,促进文学艺术发展。
反观国内,持 不好看的小说才高明 观点的作家也不少,个别纯文学作家醉心于文本实验,甚至把讲故事的功能 推 给通俗文学。 文学圈有个倾向,羞于谈及类型小说,加上更多学院派小说家的介入,现在一些小说的思想任务很重,往往忽略了叙事。就像绘画摆脱具象,音乐放弃调性,小说也几乎从现实的日常形态抽离。 王安忆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小说本就是世俗的消费,从 《十日谈》《一千零一夜》,到英国狄更斯、简 奥斯汀的小说莫不如是。
可读性和艺术性原本就不是 敌人 。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提醒,近年来有作家在 超越自我 、追求 思想 的路途中似乎剑走偏锋,一味抽象化,使得叙事的文学性被冲淡,作品人物不接地气,远离生活,缺少亲和力。 小说追求思想没有错,但是思想的穿透力不可能通过牺牲诗性和叙事性来获得,否则小说就滑向非文学了。
心房颤动会引起什么病云香祛风止痛酊说明书赣州中医癫痫病医院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重庆治疗宫颈炎医院
选什么儿童止咳药用药安全
- 上一篇:云计算会颠覆传统软硬件巨头危言耸听背后的柔软
- 下一篇:就会流于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