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城开往赛汗塔拉草原的列车
2020-08-06 12:17:30 菏泽汽车网
从古城开往赛汗塔拉草原的列车
(吕景川)2010年1月11日19点32分,石家庄客运段担当的k220次列车在灯火辉煌、锣鼓喧天声中,从古城邯郸首发。
夜幕下,K220次列车犹如—条绿色长龙,走京广线、上石太客专、转太中银线,上包西线,全程运行1076千米,运行15小时37分,途经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省,翌日11点09分,到达终点赛汗塔拉草原所在地一一包头站。
时光荏冉,邯郸至包头的k220/219次列车己经开行两周年了。它的先后经历了绿色普速车体、红色25G空调车体、红色DG600V直供电25G新型空调车三种车体的转换。职工先后调出调入己有3在。
这趟夜间运行的列车,两年里冬斗严寒、夏战酷暑,春秋抗风沙,安全无事故,服务创新多、客流呈上升,效益良好,被广大旅客誉为从古城漳河畔连接鹿城黄河岸的经济桥、爱心桥、民族桥。
塌实工作 稳重做事 规范管理
走进k220/219次车队学习室,一幅苍劲有力行书揭挂特别醒目,内容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名言 “凡是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嘘声,而应以求真的态度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总支书记何志清对此解释说:“李大钊的名言启发我们树立了 一种负责的精神、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塌实的思想、一种诚实的品质、一种完美的追求的工作状态 ,塌实工作 稳重做事 规范管理。这趟车不属于全路‘三进’红旗列车评比范围,也不走经济发达地区。但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完全按红旗列车制定。由于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差异较大,思想认识和工作品质层次悬殊,要想实现高标准、严管理思路,必须以这种精神为核心”。
这趟车首发伊始,第一个迎接他们的就是塞外高原零下25度低温和剌骨寒风。站方接车人员除了露着双眼,全身被皮毛制品捂的严严实实,而身穿关内冬装的列车员,被呼啸的朔风吹的浑身发抖。
在绿皮车体上的厕所里,旅客如厕后,便器排漏筒立即结冰封堵。餐车人员送到车厢的热盒饭,10分钟就不热了,再过10分钟就冰凉了。灌到普通保温桶的开水,等不到半小时就成了温水……。一个“冷”字,阻碍了工作质量。
段主要领导得知此情后,立即拍板,对职工服装进行了抗严寒“武装”;为职工发放保温饭盒、保温水杯、暖水袋、电热宝、热坐垫;各包乘组的党员和有经验的老职工成立“疏通”小组,专门疏通厕所便器;普通保温桶换成双层铁皮真空罩着棉套的新桶;餐车售饭车内也絮上棉层……。这些既关心职工又利于工作的举措,只用三天就全部到位了。
K220/219次运行突出特点是 新车队、新车次、新队伍、新线路、新情况,工作中的相互适应和磨合是必定,但是磨合中不能发生任何问题是必需的。
为确保夜间运行的安全万无—失,他们把夜间行车所要经过的石太客专线上的89座隧道、太中银线上新站设、包西线的风沙大和冬天气温低做为安全的卡控重点,制定了:《外挂设备管理办法》、《石太客专线会让动车管理办法》、《外口(库内)作业卡控措施》、《防风沙应急处理措施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等4个管办法。
他们使用的绿皮车运行了15天后,全部换成了红色空调车。由于车内外温差较大,车门玻璃结了很厚的冰花。
这漂亮的冰花遮住了列车员的车门嘹望视线,看不见车外情况,尤其看不见停靠站台,时间上耽误列车员提前处理被冻住的车门,影响旅客乘降安全。
—向爱琢磨事儿的总支书记何志清添乘发现这问题。他引用飞机弦窗不结冰原理,在每个车门玻璃上贴上一小块不怕冻、不结霜的有机玻璃,效果非常好,并起名叫“冬季嘹望窗”,从根本上解决了冬季车门管理上的难度。
车队干部深知安全工作重在防患的道理。从k220/219次开行之日起,他们首先建起车队、班组安全问题库,制定安全问题消号制度。开行一个月后,在段相关科室指导下,分析整改了69个安全问题,筛列出15个安全卡控重点和盯控防患措施,进入常抓不懈、常态管理状态。
“为抓职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根据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因人施教,不完全搞—刀切的理性灌输,不拘限于各种文件宣读,而是在灌输和宣读基础上加强解读,注重学习效果”,具有20多年乘务经历的队长段玉辉说。
他们对安全实践少的青年职工重点进行“案例教育”,对工龄长的职工重点进行“警钟长鸣教育”;全员每季用文字形式,开展一次 “谈—件工作中安全悬乎事”体会交流活动,起到共同借鉴、吸取教训效果;把每一位职工自己写的安全理念、安全格言、安全警句和“亲人嘱咐”上安全文化墙公示。
入路一年的新职工陈园园说:“宣传安全太重要了,过去我总认为旅客之间的无意伤害,如门挤手、水烫着与列车员无关。我通过案例教育认识到,很多旅客坐车少,对旅行常识懂的不多,发生人身安全问题,也有我们安全宣传没到位的原因。”
入路20年的车队安全标兵孟立华说:“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愚者以流血制止教训。记住别人的案例,自觉落实安全要求,就永远不会出流血。”他在劝阻农民工车厢吸烟现象实践中,总结了人性化的“一和气二宣传三劝阻四请出”禁止车内吸烟法,效果良好。他当班的车厢基本杜绝了旅客吸烟。
K220/219次列车随着开行时间的延续,保列车安全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无考核的制度,是无效的制度”。在落实安全风险管理的卡控制度,强化标准的落实过程中,车队干部按照考核办法,对班组进行逐项点严格检查严肃考核。
“严是爱,宽是害”。针对个别班组职工存在对安全风险项点有模糊认识,安全项点岗位控制点执行过程落实不到位,列车长检查督促卡控不到位,乘务员简化作业程序,安全风险管理存在漏项等问题,车队通过考核,先后对两名列车长和4名职工进行待岗一个月的处理,并把问题的起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深入剖析,使车队各班组引以为戒,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K220/219次开行两年的历史不足为奇,但是夜间行车不出任何安全问题,他们在安全管理上做法确实有独到之处。车队干部真正在管理中践行了“塌实工作 稳重做事 规范管理”精神。
亲情待客 热忱助人 特色服务
K220/219次列车开行以来,针对旅客中商务和农民务工居主流的特点,一直把亲情待客 热忱助人 特色服务做为让旅客满意的核心。
他们建立了每月对班组《旅客满意率测评制度》,车队根据旅客评价结果,纳入月度对班组的一项重要考核,使旅客真正成为了评价服务质量的主体;车队建立了“服务旅客 创先争优”6本台账,根据旅客的实际需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什么薄弱练什么”的原则,围绕服务技能的提高,确定培训内容和计划。例如为接待好蒙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旅客乘车,车队对职工进行专题培训,学蒙语日常简单会话,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喜好和餐饮习惯,掌握几种少数民族常吃莱肴的制作,并积极为少数民族节日和宗教活动提供条件。
车队领导根据许多旅客出门少,对乘车常识了解不太多的情况,要求职工在主动服务中做到 “眼到、心到、手到、嘴到”,帮助旅客排忧解难。
“眼到”即注意观察。列车员在车厢内服务时,多留观察旅客千姿百态的表情,及时提供主动服务。
第一包乘组列车员王振平值乘首发列车,邢台站开车后,他深入车厢巡视时,发现一位中年妇女手扶座椅靠背吃力的站立着,表情痛苦,紧锁眉头。经过询问得知这位旅客上车后突感胃部不适,看到这种情况,王振平动员长座席上的学生旅客为她紧出一个座位坐下,帮她打来开水,拿出自备的胃药让她服用,直到她感觉好些了,王振平才放心的离开。
“心到”即判断分析。透过眼中的观察,分析判断旅客的行为和表情内在需求,及时主动提供服务。
去年8月11日凌晨,太原开车后。9号车厢一个名年轻人颤抖着身体蜷缩在列车风挡的角落,这引起了正在巡视车厢孙晓东车长的注意。
孙车长把他带到了餐车,经了解得知,该小伙子20岁,名叫曹垒(榆林市人)。6月份被同学骗至太原,落入传销苦海,身上的一万元现金早已被传销团伙抢走。8月10日偷偷逃了出来,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了回榆林的车票,己经两天没吃饭了。
了解情况后,孙车长亲自为年轻人打了热水,让他洗掉身上的污迹,餐车人员为他做了炒面条,值班员樊利卿拿出自己的让小伙给家里打个报个平安。
曹垒在榆林下车时,孙车长还拿出100元,让他做路费用。曹垒泪流满面,激动地说:“谢谢铁路上的大哥们,我真没想到在列车上能碰见这么好的人。”
“手到”即服务行动。乘务员通过思考判断后,接下来就是去立刻去做。针对旅客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
这趟车在太中银线上,旅客携带大行李小包裹上车的特别多。列车员如果安置不妥当,不仅会堵车厢通道,给人们通行带来不便,还有可能从行李架上掉下来伤人。列车员孟立华在是总结安全服务体会时,第一提出“手到”服务。
这趟车刚开行,就赶上繁忙的春运,探亲客流明显增多。春运第一天,孟立华在包头站值乘返程的k219次列车。
旅客进站上车时,81岁老大爷的郭义和83岁老伴带着大小6个包裹在进站的人流中,被挤撞哩楞歪斜,孟立华老远就看见郭义老俩,主动跑上前,帮助他们提东西,送到他们的座位上,并将行李搬上行李架放稳。
开车不到半小时,郭义老人晕车呕吐了。孟立华马上从列车红十字药箱取来晕车药,小心翼翼地给老人服下。随后又帮助老人清理身上的呕吐物。
列车终到邯郸站后,他又帮助老俩扛行李出站,将两位老人交给前来接站的亲属后,立即回到车上。郭义老人感动的说:“多好的年轻人,连个谢谢也没听见。”5天后,郭义给车队寄来表扬信。
孟立华为防止行李包裹从行李架掉下来伤着旅客,总结了整理和管理行李架时,做到“十必须”:即列车始发整行李架时,必须大不压小,长顺短竖,方不压圆;必须重在下,轻在上;必须把行李件件挤紧靠牢;必须向旅客宣传严禁将尖角铁器摆上行李架;必须在整理包裹过程中,注意检查有无危险品。列车运行中,要重点保证包裹稳固,必须勤整理被旅客移动过的行李包裹;必须保证全程行李架包裹摆放平稳、牢固;必须帮助旅客往行李架上取放大件包裹;必须查看列车使用紧急制动后,行李架上包裹稳固情况。列车终到前,必须深入车厢宣传取包裹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这“十必须”在全车队进行推广后,两年以来,这趟车从没发生过行李掉下伤人现象。
“嘴到”即语言服务。一句和蔼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服务更加贴心和周到。尤其对少数民族旅客,会显得更加亲热和温馨。
去年5月7日,三位来自乌拉山昆都仑河畔有身份的蒙族旅客,乘坐K219次软卧。列车员陈述礼貌地引领他们到4号包房。随着包房门打开,他们被惊呆了,包房内的布置完全是蒙族风格,列车员陈述用蒙语致欢迎词、列车长孙克强用蒙语问候,可口香甜的奶荼、蒙族风味的莱肴,使他们大为赞叹,用简单汉语说: “我们坐过许多列车,只有这车很象我们的家”,并演唱蒙族歌《谢谢朋友》,表达对列车特色服务的感激之情。
[1][2]下一页
中医祛痘通辽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滨州治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