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众创空间变革进入深水区0节能
2020-10-24 03:26:39 菏泽汽车网
从2015年众创空间元年一路走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度不减,创业市场和资本方日趋理性的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也走入了发展的深水区。今年,中央和地方层面促进众创空间良性发展的文件不断出台,多方统计虽然口径不一,但综合来看,全国已有数千家众创空间,其中,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双创平台就包括51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和743家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以及产业园区,共同组成了持续有序的创业生态。从市场来看,伴随着部分创客空间在年初陷入倒闭或被合并的风潮,资源、资金雄厚、核心竞争力更为突出的众创空间开始甩开同类竞争者,在盈利模式上也更趋清晰精准。因版面有限,本盘点将从政策、市场和案例3个方面展开。
政策
创业咖啡凉了吗
起源于美国的众创空间,不仅仅是一场中小微企业的办公硬件革命。
自2015年1月28日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众创空间至今,草莽生长的众创空间已经遍布全国,并初步形成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然而,众创空间仍面临着盈利模式的核心问题,那么,2016年创业咖啡凉了吗?
◆ 添柴加火促双创
2016年伊始,国务院就发文为众创空间添柴加火。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强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协同创新。
该《意见》从5个方面布局众创空间:在重点产业领域发展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加强众创空间的国际合作。
其中,众创空间最为关注的扶持政策也在此次《意见》中提及,包括实行奖励和补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综合运用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对众创空间的办公用房、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补助,其他还有税收优惠、金融资本支持等方面的政策。
此前,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层面上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9月,科技部发布《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
教育部也于今年12月发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模式,依托高校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
除了中央层面,由优客工场、标准排名发布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显示,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或关于推动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多数省份已开始了众创空间的备案、认定工作,经过备男子才同意离开。另一友也在微博中表示案、认定后众创空间一般可享受地方的政策扶持。该报告发现,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首批认定备案的众创空间名单。其中超过100家的省份有6个,重庆更是以280家众创空间的数量高居榜首。
◆ 标准化下轻装前行
2015年,在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大力推进创新经济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创新创业似乎一夜间火爆全国,而互联+与共享经济理念的盛行,面对着巨大的创业市场需求,激活了另一个巨大潜力的市场共享办公。
双创热潮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这有赖于国家级双创平台的搭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从2015年11月的第一批136个,增长到2016年2月的362个。到2016年9月,不到一年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已达到839个。
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的众创空间元年,2016年则是中国众创空间的标准年。一系列的行业准入标准在这一年逐步成形,由科技部制定的众创空间标准基本框架已经完成。这标志着众创空间将结束草莽阶段,开始进入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众创空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创头条联合创始人李茂达表示,众创空间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井喷式发展,行业的红利期已基本结束,无论从竞争环境和创业环境的变化、自身运营突破,还是行业自我升级需要,这些内外因素都将行业推入深化发展期。
李茂达说,任何行业的变革都要从基础设施和工具开始,众创空间的出现不仅仅是一场中小微企业的办公硬件革命,同时也是创业模式的一次变革。由于众创空间背负了较多的社会使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商业体,应该要解决自身生存、发展以及商业价值发掘等首要任务,轻装前行。
可以看到,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双重动力,为双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目前,创业服务业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再局限于帮企业注册、代理财务等外围的公共服务,而是转入创业者的主战场,从市场、资本、人才等各个领域帮助创业者。未来众创空间的发展可以从3个方面发力: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不可或缺,同时要健全众创空间投融资体系,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
众创空间和新创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政府扶持,包括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但总体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成长的原则。众创空间若想在市场大潮的淘洗中生存,不能过分依靠政府补血,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是正解。(本报 鲁娜)
市场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创客空间的加减法则
2016年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自我评估(数据来源:艾媒咨询制图:张海宁)
众创空间孵化了很多高科技和创新项目,但自身运营却略显传统,如何通过互联+来提升行业运营的效率,如何与产业结合以打开在孵团队的发展通道,做好加减法,是众创空间构建竞争壁垒、做大自身价值以及打开想象空间的重要途径。
◆ 倒闭与扩张
2015年至2016年,众创空间热度持续高涨,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然而,在疯长的数据下面,掩饰不住的瓶颈期悄然浮出水面。
2016年2月,深圳创客空间地库宣布倒闭,创立4个月,烧钱100多万元,最后人去茶凉;2月27日,青年联合办公空间北京绿客屋因与房东产生纠纷被砸毁;4月,位于深圳南山科兴科学园的众创空间孔雀机构因拖欠物管连续3个月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遭遇强拆。
在一哄而上的众创空间领域,盲目跟风、复制一家又一家办公空间,并不去深究众创空间背后的深意,行业洗牌加速的现实已难以回避。而大吃小、实现并购得以生存下来,对众多难以为继的众创空间来讲的确是一个好的归宿。异地复制形成规模也成为一种有效路径,例如,由毛大庆发起的优客工场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已布局全国16个城市36个场地,入驻企业用户近千家,合计办公人数超过2万人,初步形成完整的联合办公社群生态链。
由海外兴起、国内呈几何数量级增长的众创空间,也吸引了海外众创空间元老的目光。美国联合办公初始公司WeWork最近一轮融资中也出现了中企的身影,中资的加入也促使其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继今年初入驻上海,开设延平路店、威海路店后,北京光华路店、慈云寺店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开业。了解到,WeWork进驻中国采取与中国远洋集团战略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其首次采取合作方式推动发展。
目前看来,在洗牌之后,可以存活下来的首先是资源资金雄厚的众创空间;其次是更为突出核心竞争力的众创空间,在地理位置、楼宇配套以及设计装修上等没有明显短板,而在运营服务等软性服务上有着超越一般空间的优势,这类众创空间在甩开同类竞争者的同时,在客群上也更清晰精准,在社群的打造上后期会更具商业价值。如果规模和资金资源上短期内很难达到的话,不如做一个有特长、有个性的众创空间。
◆孵化还是联合办公
由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研发、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协同完成的《2016众创空间发展报告》指出,全国共有创客空间3000多家,享受政策优惠的众创空间数量已经达到1000多家,占全国众创空间数量的42.4%。其中,创新工场、腾讯众创空间、百度创业中心摘得全国综合实力前3名。
该报告指出,当前众创空间发展具有4个特征:众创空间呈现加速发展;众创空间区域分布不均衡;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多元化,逐渐向创造开放式全方位创业服务的方向上发展;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多样化,包括投资驱动型、创业培训型、活动聚合型、媒体推广型、地产思维型、综合生态体系型。其中创业培训型最为常见,其次是地产思维型和投资驱动型。
从业态来看,时下市场上的众创空间包括联合办公空间和创新型孵化器两大主要业态。2015年中国众创空间曾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但受资本寒冬影响,创业逐渐回归理性,以及空间自身运营面临一定的挑战,商业模式相对清晰的联合办公的增速要远高于孵化器。
模式更为简单清晰的联合办公,商业化道路上已实现了较大跨越,多家优秀运营商先后获得亿元级融资,资本助力使得资源加速聚集,连锁化运营的态势更加明显,头部效应已经基本呈现。而孵化器领域,无论从获得融资企业数量、融资规模,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另一种观点认为,行业发展至今,大多数的众创空间还停留在提供办公空间的层面,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而整合服务相对较浅,缺少垂直和专业深度,未能更好地为创客赋能。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8.4%的孵化器为政府主导型,资金来源为混合型的孵化器占比为31.1%。大部分的众创空间是靠租金和物业收入获利,甚至是举着众创空间的旗帜,只为获得国家的政策补贴。如果众创空间还停留在仅提供办公物业,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去培育、引导创业者们如何创业,它只会成为一个空壳,空置率也会加大,导致最基本的租金和物业收入都不能收满,何谈盈利?
大家对众创空间期待是它能够孵化出更多的优秀创业公司和团队,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已构成众创空间的现实挑战。因此,很多众创空间绞尽脑汁去多维度地实现盈利,打破收租婆的禁锢,但目前实际效果还不明显。
梧州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德州牛皮癣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