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渐成新趋势永恒
2021-05-05 12:34:11 菏泽汽车网
北京4月2 日电 4月2 日是世界读书日。日前,《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显示2014年中国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上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较大。这一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移动阅读渐成新趋势。中国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看中国阅读量是有所回升的,其中阅读得以快速发展,“但此类社交阅读在内容深度、系统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深度的纸质阅读”。
推特股票在去年11月上市时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调查:综合阅读率上升?移动阅读渐成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互联覆盖面的扩大,阅读载体已不仅限传统纸张,而是呈现多样化态势,数字阅读迅猛发展,电子阅读增长较快。
中国出版研究院公布的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一说法。其近日公布的《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较201 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幅较大,达到8.0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 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同时,阅读媒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该调查数据显示,在新兴媒介中,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上率为65.8%,较201 年有所上升,通过上的比例增幅明显。
对此,中国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调查结果来看,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算是平分秋色,但数字化阅读略占上风且发展极为迅速,“新的媒介形式可以让更多人分享阅读内容,从长远看,不能不关注这种阅读方式的发展”。
“移动阅读正在成为国民阅读的新趋势。”魏玉山称。
讨论:“数字化”为国民阅读带来的优与劣
中国国民的阅读量究竟有没有下降?与之前相比,势头正盛的数字化阅读究竟有何特点?徐升国认为,就调查数据来看,总体上看阅读量有所回升,包括数字化阅读在内。但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并且呈现碎片化、浅阅读的特点:“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推动加强全民阅读,推动 书香中国 建设的重要原因。”[NextPage]
魏玉山对徐升国的观点表示认同。他提出,在包括新近兴起的阅读在内的整个数字化阅读中,很多内容并不能让人满意,“互联文学领域,很多内容实际上是速生速死,难以传世。”
就国民阅读情况来说,还有一种意见较具代表性:阅读率其实并未下降。作家马伯庸便持此观点。他认为,中国国民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态势,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很多人调整了阅读方式,由传统纸质书转化为新媒体阅读而已。
“所谓 阅读率 的下降,并不是绝对意义上读到的东西减少。”在媒体人梁文道看来,随着电子阅读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的阅读内容其实是增加的,只不过不再单纯以书作为载体、不再以书作为一个阅读单元去完整的把握,“我们每天看到的讯息数量大大超过以前,只不过上的信息比较跳跃罢了。”
观点:阅读可成推进全民阅读的有力推手
毋庸置疑,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发生变化,并出现新的特点。从最初以微博为代表的碎片化阅读到最近以阅读为代表的社交阅读,均属此列。其中,阅读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阅读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这些内容大量以自媒体的形式发布、读者自传播的方式流传,呈现社交化阅读的态势。”徐升国分析,正是由于阅读的这个特性,导致它在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促进读者相互交流、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重要力量。
阅读等社交阅读同样能够影响全民阅读率的提升。徐升国认为,阅读可以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推手,但也并非全无缺陷。“此类社交阅读呈现出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特点,在内容深度系统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深度的纸质阅读”。
“鉴于此,我们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有机结合,平衡发展,这才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徐升国总结道。(上官云)
(实习:葛润)
成都曙光医院乘车路线济南包皮包茎
湖州治疗男科费用
- 上一篇:移动阅读器欲用收费打败盗版力量
- 下一篇:移动阅读风行上海网文写手名利双收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