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

贵州都市报车主如何面对闯黄灯

2019-09-04 02:48:47  菏泽汽车网

  [贵州都市报] 车主如何面对“闯黄灯”

  近日,公安部实施新交规后关于“闯黄灯罚6分”相关条款引起广大有车一族的热议。据了解,对于“闯黄灯”条款,公安部将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对其进行更为细化的规定。同时,公安部交管局在其站上公布了最新通知,要求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尽管公安部方面表示,“闯黄灯”条款的目的是培养驾驶人在路口减速慢行的习惯,但“黄灯恐惧症”已经在广大有车一族中蔓延。

  近日,本报联合汽车之家站,针对“闯黄灯罚6分”相关条款开展了车主调查。在上万份调查问卷中,近九成受访车主认为“闯黄灯罚6分”不合理,73.9%的受访车主认为交通灯状态难判断是该规定实施的最不合理之处。

  交通灯状态难判断是最大问题

  黄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为绿灯和红灯之间创造一个缓冲期,二是利用这段时间清空路口,为接下来的异向车辆行驶腾出空间。从汽车之家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来看,90.0%的受访车主认为“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设置不合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边倒的局面?在本报针对有车读者的调查中,有受访者指出,各地的交通灯规格并不统一,有的有倒计时牌,有的没有,而这就造成大家对变灯状态判断不清。

  在本次调查中,73.9%的受访车主认为交通灯状态难判断是最困扰他们的问题,以贵阳市为例,有的交通灯并没有倒计时指示装置,更有一些车主开玩笑说:就算是绿灯,也要等灯绿透了再通行。此外,还有73.2%受访车主担心黄灯违规会引起追尾事故的发生率,53.4%受访车主认为黄灯的警示作用被淡化等。(如图)

  不可预知的变灯时间、复杂的路口车流、前后机动车司机的不同预判反应,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司机在路口的驾驶情况。交规中的新处罚方式,实际上是把黄灯变相地变“红”,遇“黄”则停,与以往的“红灯停”成了相同的判断标准,让黄灯负起了红灯的,这直接让黄灯失去了存在意义,是不合理的。

  黄灯意义须引起驾驶者重视

  目前,一些群众比较集中地对“闯黄灯”的相关处罚规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此,公安部高度重视,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公安部“暂不处罚”的声明发布后,公众的欢呼在于“史上最严交规”中的闯黄灯扣6分,不再那么令人殚精竭虑了。

  但是暂不处罚,并不意味着今后也不处罚,公安部表示会在调研清楚后、技术或者处罚规定成熟后,进行处罚。公众同样需要反思,多年来的不良交通习惯早已让许多司机和行人养成了黄灯“绿灯化”的抢行恶习。这样的行为同样也与黄灯表达“减速”、“缓行”的交通信号不符,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违反了交通规则。公共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升,黄灯所传递的交通信号需要引起每一位驾驶者的充分重视。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期待在接下来政府部门对“新规”的调整中,能够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用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交规来保障车主和行人的安全。

脚抽筋吃什么食补
冠心病的治疗有哪些
儿童中暑的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