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费尽周折
2020-04-12 19:27:48 菏泽汽车网
摘要:李白费尽周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结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何许人也?玄宗皇帝的妹妹呀!这下好了,公主一引荐,皇帝哥哥就把才高八斗的李白供奉在翰林院了。 李白费尽周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结识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何许人也?玄宗皇帝的妹妹呀!这下好了,公主一引荐,皇帝哥哥就把才高八斗的李白供奉在翰林院了。
李白有些飘飘然,他作诗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仅如此,待诏翰林先生还傲视高力士,瞧不起杨玉环,结果可想而知,待诏一年多,李白得罪了许多人,竟被玄宗皇帝“赐金还乡”了。
李白很是丧气,为了获得心灵的慰藉,也为了重新获得机会,他在东南各地畅游了一圈。然而,除了写下了些赞美山水的诗篇外,他一无所获,他非但没有“干谒”到什么高人,而且把父兄给的钱也花了个尽打尽。
“民以食为天”,李白不是神,他得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啊!恰好,北方有个叫做子虚的小县城打出广告,说是面向全国招聘教师。李白想,孔子晚年都教书授徒呢,我试一试也无妨;再说,眼下吃饭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因此李白就报名参加了考试。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李白考了第一名!然而,由于他一生鄙视科举,手中没有文凭,硬件不合条件,最终只好被分配到乌有小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
李白一上任,就遇到了别的老师正在竞相评职称,评职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评高级职称,又是要文凭,又是要发表论文,又是要计划生育证明……李白听着就心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刚刚上任,又没有资格评职称,李白只顾闷头备课上课改作,不发表任何意见。有人就对李白说:“李老师,你也得早做准备,工资与职称可是挂钩的呀!”李白说:“我连文凭也没有,根本没有资格。”那人很热情,说:“李老师,你去函授呀,弄张中师文凭就行;有能耐的话,弄张汉语言文学高师的,优势更明显!”好意难却,李白生性又好强,再加上汉语言文学对李白来说那是小菜一碟,于是就答应那人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师函授。那人何许人也?子虚县函授站招生办的老师呵!
时值秋季,成人高考开考了,李白就参加了考试。你道结果如何?李白考了全省第一名!三秦教育学院中文系给李白发来录取通知书,要李白来校脱产进修。李白想,脱产进修花费高,自己手头拮据,如何交得起学费?再说,长安是个令他伤心的地方,他不愿意去,于是就接受了函授学习。
一年后,李白又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证。
三年后,凭着高师函授文凭,凭着渊博的语文知识,李白自然晋升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中级职称。
五年后,李白轮到了参评高级职称。
这五年,李白把自己的心血全都献给了乌有小学甚至子虚县的教育事业。他爱校如家,五年回过三次家,一次因为他把家从山东搬到了河南,一次因为女儿平阳出嫁,一次因为儿子伯禽和继母宗氏的矛盾。李白的朋友遍天下,大家对他屈身事教也多有看法。高适就曾写信劝他转行从政,元丹丘也派人劝他一块访道,魏万干脆亲自来到子虚县拽他一同出游……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李白教书有方,深得学生喜爱。他有时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歌,气势雄浑,声情并茂,无拘无束,完全一副神仙的形态。有的家长往往提前来校接孩子,为的就是在窗外听李白老师讲课。李白年年被评为学校模范教师,三次被评为县模范教师,一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杰出人才。
然而,评职称却轮不到李白,原因是什么?没有指标,指标哪儿去了?指标被占完了。
“活人能让尿憋死?既然过去能胡乱评,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有钱能使鬼推磨,咱们就花钱吧!”和李白一样轮到评职称而没有指标的教师就和李白来商量,李白叹息一声吟诵道:“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向东流。算了吧!”
两天之后,别的轮到评职称的老师都有了指标,唯独李白没有。李白坐在办公室里一口气喝下一整瓶秦川大曲,然后对着墙上的镜子吟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然后拿出他多年未舞的宝剑,对着镜子使劲一劈,“嗵啷”一声,镜子被生生划开一道口子,好在那是一面铜镜。
校长就劝李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豁达点好。伤财人自安,李老师,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呀!”李白觉得校长说的有道理,沉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完便掏出四十两银子交给了校长,说:“也罢,有劳校长周旋了!”
第二天,李白也有了高级职称指标。
接下来就是填表了。《职称申报表》、《业务档案表》、《专业技术考核表》……一共七套表,李白是神速之人,两天就把表格完成了,而且足足写了两万字。评职机构审查的证件怎么办?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证倒有,这结婚证、三查证、计生证等等怎么弄呢?李白结过三次婚,生有一女一子,又到处迁徙,哪来那么多的“证”呢?他就问一要好的同事,同事说:“老李,你不见街上到处都有打广告办证的?随便办一个,用不了几个钱!”哦,原来如此。
几天后,李白把所有的表格和证件装在一个大档案袋里,和所有评职称的老师一样踌躇满志地把大袋子交到了教育局人事科。
刚过一天,李白就接到局里通知,说他的表格填的有问题。科长训斥说:“你怎么到处涂改?能涂改吗?”李白说:“那怎么办?”科长说:“重新填!我们科里有,七套表一两银子,不零卖!”李白出了一两银子,买了七套表,刚要走,科长又说:“你的论文呢?”李白觉得受了侮辱,气呼呼地说:“我在国际级报刊上发表了那么多诗歌,稿费也拿了不少,怎么还要论文?我一个语文教师,这些诗歌还不顶论文?我的诗歌皇帝都……”科长火了,打断他的话说:“不想评了算了!想评就交论文!”李白声音有些打颤,说:“我没有教育论文。”科长说:“那就弄个‘贵妃杯’征文获奖证书,可以顶论文。”李白想呕吐,却嘴不由己,说:“怎么弄?”科长稍微和缓了一点,说:“委托我们也可以。二两银子。”李白心里骂道:“杨贵妃是你妈啊!”不过,他还是乖乖地交了二两银子。
第二天,李白正在上课,职改办打来招呼,说是所有评职称的人员都要到职改办办理任小一以来的聘任书。一下课李白就去办理。职改办的说:“聘任制是两年一聘,大家至少要办三个聘书。一个聘书三钱银子。不办不行,没有聘书是不能晋级的!”李白任小一刚五年,办了三个聘书,总共出了一两银子。走出职改办,刚好等上评职称的另一个同事,他说:“李老师,计生干职办通知你去一趟。”李白打了一个冷战,又灰溜溜地去了干职办。干职办领导说:“你有几个孩子?”李白回答:“两个,女儿出嫁了。”领导说:“你超生了,没有资格评了!”李白说:“那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领导说:“你结过三次婚?”李白说:“是。许氏死了,刘氏也死了,宗氏是现在的妻子。”领导说:“你的三查证,结婚证明显是假的!你有三个老婆,生六个孩子的可能性也有!”李白头上冒出了汗,说:“我确实只有两个孩子,我是外地人……”领导终于动了恻隐之心,说:“听说你是个好老师,我们也不想断送你的前程。这样吧,章子我们给你盖,但得罚你的款,这是制度。念你是外地人,罚你十两银子算了!”李白哆哆索索地说:“我今天没带钱。”领导说:“那就明天交!”
第二天,李白准备先到教育局人事科二度交表,然后再到干职办交罚款,却见人事科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喊着:“神经出问题了,快往医院抬!”他凑上去一看,正是乡下的一个老教师,姓王,讲的课很好,曾在乌有小学赛讲过,拿过第一名,他也是评高级职称。只见他见人就骂,见书就撕,还称自己是文曲星下凡,要所有人下跪。李白要问个究竟,却见闻讯而来的局长指挥着众人把王老师抬往医院了。李白有些茫然,只听边外人说:“老头雇人填了三次表,每次都不行,不知怎么就晕倒了,起来就疯了……”
李白苦笑几声,居然忘记去交罚款,径直上街准备返校,却见当街门楼柱子上刚刚贴上一张县衙的告示,定睛一看,天呢,安禄山叛变了,玄宗皇帝下诏招募兵马平叛呢……
这年李白已经五十五岁,看到如此骇人的消息,也如王老师一样,疯了,大街上飞奔起来,边奔边喊:“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奔回学校,李白老师把评职称的事早抛到九霄云外了,他三下五除二变卖了几年得来的微薄家财,上街买了一匹最贵的枣红马,带上宝剑,风疾火燎地南下投奔永王李璘的平叛大军去了……
共 21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小说引咎古人李白先生竟穿越到当下时代,唐代极为著名人士到的现时代也得遵循现时代的规章,通过函授相继取得小学的初级教师资格证,中级教师资格证,整整的用了五年时间的打拼。到了高级职称评定,爱笑如家,视教如命的李白,多年来被评为校级模范教师,县级模范教师,市级教育杰出人才,可高级职称就轮不上李白。这部小说对下时代的教育弊病予以讽刺,但不限于教育界。文笔精炼,叙述清晰,思路超前,很有想象力,推荐共赏!【编辑:悍雨啸风】
1 楼 文友: 2017-11-27 10: 7:56 在这里欣赏美文了,祝好作者。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1 楼 文友: 2017-11-27 11:5 :47 谢谢欣赏!
2 楼 文友: 2017-11-27 10: 9:04 作者很富有文学创作力,欢迎继续赐稿。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楼 文友: 2017-11-27 11:18:14 欢迎继续赐稿,期待佳作。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4 楼 文友: 2017-11-27 1 :5 :09 这真是一篇极其富有讽刺意义的小说,首先为作者赞一个!写的太棒了!
人说以古讽今,借古喻今,不错,就是这样,这个题材写得好,这个入手点也极其准确,说明作者的文学功力很好,特别是文字的功底也高!
当今学校的职称评定是一个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一种制度,说它有多奇葩就有多奇葩,没办法,人家上级就是这样的规定,因而造成了无数令人作呕的笑话。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来,即使你李白重生,在这个规定下,你也得不到高级职称的。可想而知,那些一线教师是多么地无奈。
写的真好,我看了两遍,以穿越式的手法来写讽刺意义的作品,我其实也看过几篇,作者能够写成这样,绝对是精品文章!
实际上,我也看得出来,作者绝对是一个默默奉献的老师,如此抒发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理解的。实际上,我们单位评职称其实也跟你们教育界差不多呀,哈哈,没办法,想开些也就行了!
回复4 楼 文友: 2017-11-27 15:46:26 你猜得没错,我正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熟悉职称评定工作。问好!
5 楼 文友: 2017-11-27 19:09:1 小说手法独特,讽刺意味深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欣赏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小孩口臭宝宝眼睛红有眼屎南京新协和医院徐湘蓉
50+seo三亚那个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热淋清颗粒的功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