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大学生回乡种生姜创业头年净赚万元容易

2021-08-18 21:37:57  菏泽汽车网

大学生回乡种生姜 创业头年净赚6万元

努力构筑"一村一业"、"一屯一品"项目发展格局 近日,回到家乡福安市晓阳镇谷口村创业一年的大学生谢思惠卖出了最后一担生姜。算一算一年下来的创业所得,他净赚了6万元。他感慨地说:“农民要致富,知识不可少;建设新农村,科技很重要。农村太需要农业科技知识了。” 谢思惠是山东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去年他回到谷口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农民种植生姜。眼看种姜农民不相信自己这个毛头小伙子,仅凭老经验种姜,这让他动起了当“种姜示范户”的念头。在母校老师的鼓励下,他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而获得的6万元奖金作为前期资本金,在本村及邻近的南溪村租下了30亩土地,开始种植生姜。 “福安市海拔低的溪潭镇,生姜平均亩产高的仅2600斤,而山东的生姜基本上都在8000斤以上,提高单产大有作为。”谢思惠说,“我发现村民种姜无法提高效益的关节点有两个,一个是不懂得用药,姜瘟病控制不了;一个是品种老化且单一。”所以,小谢种姜就从这方面入手,进行示范。 由于小谢在校期间,到山东省植物开放室组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所以,对于防治细菌性植物病有较深的了解,他在自己承租地里开展了姜瘟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与研究。“这个试验前后让我损失了近1万块钱,但是试验效果却很好。统计结果表明,农民常用防治药剂损失高达70%至80%,而用我自己研(配)制的两种药剂损失都可以控制在20%至30%。虽然做这个试验很冒险,但是非常值。”谢思惠说。 小谢在自己的地里除了种植小部分本地竹姜外,更是大量引进了山农1号、2号及竹姜系列新品种和浙江姜种。“本地姜一丛只有3至4根枝条,株产量仅7两左右,而我的新品种姜却植株旺长,达到6枝以上,株产量在1.2斤以上。”谢思惠把引种新品种的效益摆了出来。谷口村与南溪村海拔约700米,针对高山特点,小谢从山东农业大学引进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生姜高产栽培新技术,来提前成熟期和提高产量,同时还引进适合生姜除草剂的筛选示范技术,来减少人力成本。 亩产1700公斤与亩产1300公斤相比,谢思惠种的生姜单产比乡亲们的高了三成多。村里的老种姜户们服气了,都说:“看来还是大学生能耐大。思惠,明年你把技术教给我们吧。”

北京盆腔炎治疗费用多少钱
湖州医院哪家男科医院好
合肥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