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新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打造核心竞争
2019-07-13 19:11:48 菏泽汽车网
吴志新: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规范动力电池行业发展 国家鼓励技术创新
进入2016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相关行业标准相继出台。明显感受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朝着理性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吴志新表示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第三批8家企业名单,加上前两批,共有25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规范目录。
吴志新告诉「汽车新能源」,电池准入这个话题早在两年前曾被提出来探讨过,当时没有受到业界的重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出台,预示着未来补贴给满足规范条件的企业发放。
吴志新指出,我国目前电池厂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应鼓励技术创新,企业也应该加强研发力度。从根本上讲,只有重视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包括产品一致性等问题才是获得准入的前提。
互联企业造车要对汽车产业有敬畏之心
一些互联企业、资本纷纷涌入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制造领域。个别车企追求短、平、快,造出来的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吴志新说,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管理政策非常明确,需要经过核准。吴志新向「汽车新能源」分析了两种情况:目前一批中小规模企业不具备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面临的选择一是被有资质的企业兼并,另一种方式是主动入股有资质企业,采用其品牌,这种情况如果经过正常的手续是可行的。比如,原来新大洋集团与众泰合作,现在换了东家,与吉利合作生产电动车,因此,吉利在山东的生产基地就要负起相应的。
关于互联企业纷纷进入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吴志新表示,互联目前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作为时代的新平台,汽车行业应该利用好互联资源。自从国家提出互联+ 这个概念,汽车和互联就开始了紧密合作。吴志新指出,现在人们离开互联就浑身不自在。发展汽车产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平台信息传递的优势,但是在态度上要杜绝浮躁。
吴志新强调,互联企业要有清楚的定位,对汽车产业要有敬畏之心。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整车企业和互联企业之间能够处理好定位关系,共同的在事业中发挥特长。仅有资本是造不出好车的,有些企业是真心造车谋发展,但不排除也有些企业是赶潮流。
形成核心竞争力 实现汽车强国目标
电动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潜力无限,未来还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企业不应只追求蜂拥而上加入造车行列,我们希望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吴志新告诉「汽车新能源」,企业既要重视整车制造也要重视零部件的技术提升,必须要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要具有一定竞争力。
国家各项标准的出台会对产业起到积极作用,企业如果达不到标准,失去市场在所难免,提高技术水平刻不容缓。我国目前单体电池的技术指标和国际水平相当,客观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系统工程方面。电池包的整体性、热管理等系统工程技术急需提升,整体解决方案需精益求精。
吴志新表示,开发更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新能源车辆是整个产业的目标。促进、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健康发展,推动技术进步,鼓励创新,实现汽车强国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人物介绍◆
吴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参与组织了我国清洁替代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国家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亲自承担并完成了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主持完成国家清洁汽车行动攻关项目5项、天津市科委清洁汽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通过纯电动轿车开发与评价、纯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混合动力客车示范运行等项目的研究在我国率先完成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并为国内同行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经验。
注:本文是汽车新能源百人百企系列报道之一。
原标题《中汽中心吴志新: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本文版权为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及作者。
- 上一篇:长安牌电动车将入驻长安PSA生产
- 下一篇:奔驰或推电动车子品牌对标宝马i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