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

天蒙蒙亮

2020-06-30 19:12:03  菏泽汽车网

天蒙蒙亮,他便爬起。淘好米,加好水,通上电,揿烧粥键。听有声响,忙转身走向卧室,轻声问:“政委有何指示?”

“我在想,登长白山顶会冷,带件棉衣吧!”

“遵令。立即照办!”

“别买。在上面找件就行。”政委指着橱柜顶端的箱子说。

“听政委的,立即找。定让领导称心如意。”说着便搬方凳想上。

“你翻腾乱七八糟,我自己来吧!”

“搬下箱子。你好找。”

“箱子重,别扭了腰。”

“为政委愿肝脑涂地,扭腰也在所不辞!”掷地有声,坚强有力。

“别逞能,我来!”

“是!”忙搬走凳子,找来扶梯。支架好,确保平稳安全后,才躬腰附身,热情搀扶:“请政委登梯!”

“东西多,路上方便?”政委犹豫不决。

“不要多考虑。有我,尽管带!”搀扶政委慢慢上梯……

官兵融洽,部队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夫妻这样,就难能可贵,令人惊叹!

老汉炳全,五大三粗,浓眉大眼,像座铁塔。八十多了,身子缩了,仍不失魁伟,虽头发白了,满脸皱褶,肚子人点挺,但依然棒实。

老伴姚玲同岁,却长得小样,矮他一头。当年一插队,一眼便相中虎实的他。不仅能争工分,强有力的肩膀可呵护纤细瘦弱的身体,撑起一片天。

盯准目标,穷追不舍。姚玲为了同心爱的人在一起,炳全值班,她也不回去。帮烧饭,帮缝洗衣服。气得父母几个月不通信。

炳全受父亲影响,有军人作派。性格豪爽,爱憎分明。说一不二,雷厉风行。

姚玲内向,保守。不张狂,很传统。

在一起需磨合。

炳全开朗,不管有人没人,常将姚玲搂怀中。

“干什么?注意影响!”姚玲挣扎,抗议,警告,恳求。

岂是炳全对手?炳全抱紧她,趁势一吻。

姚玲面红耳赤,嘟噜:“在看我们哪!这大人了,光天化日之下,不知羞耻!”

炳全故意大声嚷嚷:“正当恋爱,不偷不掖,让他们看,让他们学。我爱你!”

第二年结婚,第三年生下儿子。

炳全天不亮便下地,整天扑在田里。家里全扔给姚玲,要解决吃穿,还要照顾孩子。成了家的主帅。孩子听妈妈的,连饲养的猪羊,听她声音便无比兴奋,摇尾迎接,鸡鸭也会展翅迎接,叫个不停。对炳全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妻子抽空向老人学做家务,帮邻里切瓜片,缝衣服。垛草……

炳全下地回来,姚玲吩咐他帮老人把分的草拿回家。

炳全干一天活,肚子饿得叽咕,自己的狠不得扔了。再给别人拿,妻子答应,碍于脸面,不高兴也只好忍着。特别是麦收季节,天气炎热。为了烧柴,用手拔的麦子,根上全是烂泥。好容易收拾上小车,一推便坍塌,摊落一地。气得冒火,只好重绑。

田间拼搏一天,炳全黑天才到家,填饱肚子,倒头便睡。

姚玲收拾好碗筷,喂好猪羊,让孩子睡了,便催促:“走!”

他知道浇园,故意问:“干啥?”

姚玲不肯多说。

他只好哀求:“姑奶奶,不差这一天。身子骨像散架,不去吧!”

“别人的黄瓜都上架了,咱的还刚伸蔓,花蕾一点点大,缺水怎行?”

“困死了,随它吧!”

“我也最好请吃坐穿,可没这个命。别罗嗦,快点,我还有一大摊事要干哪!”

妻子每天睡得晚,忙完今天,还要准备明天。拗不过妻子,只好顺从。感叹说:“你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真是我的政委!”

“啥政委不政委的,谁说得对,就照谁的办。”

“你一贯正确,说啥是啥。我捣毁一跨省非法经营药品的犯罪团伙手下败将,甘拜下风。”

“麻利点!”

“尊令,长毛政委!”炳全立即跳起,向姚玲立正,敬礼!昂首阔步……

长毛政委的名字就这样被叫出去。

不过,炳全有时也不听。

儿子喜欢玩具。看见便吵着要。狠狠心买回来,玩一会,便拆得七零八落。为此事俩人没少争吵。

炳全指着儿子骂:“败家子,买回来不知爱惜!”

姚玲为儿子抗争:“拆就拆了呗,好奇拆了看看有什此次谈判只是一种么?怎同孩子一般见识?”

炳全朝妻子发火:“全是你娇惯的,东西不知爱惜,出息不出好玩意!”

妻子反唇相讥:“肯钻研是好事,更显示玩具的价值。听我的没错。”

“别拿政委压人。封你就是,不封啥也不是。我们平级,应平起平坐。”

“你说一切听我的!”

炳全确立过誓,无言以对。

儿子上学,正遇文化大革命,整天串联,搞勤工俭学。炳全见学不到东西,让儿子掇学回家争工分。

姚玲反对,坚持让儿子上学。

炳全说:“学校不上课,在校浪荡还不如回家干点实在的。”

姚玲说:“我不想让下一代像我们没出息,趁年青,应好好学知识。”

“我也想那样,可目前情况,学什么?”

姚玲说:“听说山沟村不这样,让孩子到那去学。”

“亏你想得出?二十多里山路,怎么去?”

“买辆自行车,让他骑车去。”

政委下令只好听。

谁知刚买一天,崭新自行车被儿子拆成一堆零件。

炳全火冒万丈,若不是妻子护着,耳光早扇上了。

儿子鼓捣了一夜,不知怎么按上马达,不用踏,又快又省力。

炳全开始对儿子刮目相看。

在队里,大家对姚玲的为人办事,烧的菜,做的衣,赞不绝口。在家中,每遇问题,儿子站妈妈一边。炳全势单力薄,觉得妻子眼光敏锐,远大,胜过自己。

恢复高考以后,儿子考上清华,毕业后分配在国家重点工厂做工程师。成了难得人才。

知青回城时,全队的人都来送行。特别是老人,都对姚玲依依不舍,哭着左叮咛,右嘱咐,将烧好的鸡蛋,苹果往衣兜塞。哭着嚷:“好人,好人哪!抽空别忘常回来看看!”

“好人”的美誉,令炳全热泪盈眶。觉得同妻子的付出值了!

返城知青多,住房难解决。单位分房子,姚玲主动退出,让给别人。

炳全说:“这样让下去那年是头?等这批人解决了,年青人要结婚了,总不能老高姿态?”

姚玲说:“刚拨乱反正,百废待举,咱该为国家分忧解难。再苦,总比乡下好。”

三年过去,单位领导见姚玲几代人挤一间小房子,实在困难。建房还要几年,建议她到远郊知青点去住。

姚玲没意见,炳全却想不通:“从农村回来,又叫我们回去。老远的荒山野岭,没公交车,买东西,上下班都不方便,像劳改场……”

叫归叫,长毛政委答应,应无条件执行……

知青点房子很空,面积不小。住了三年,城市扩大,划入市区。修了公路,通了公交。旧房子拆迁,分给两套新房。

炳全高兴地对爱人说:“先人后己,好心有好报。咱住一套,出租一套,老来无忧了!”

俩人退休后,赶时髦买上电脑,开始上,到各地旅游。

生活充实,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情。

炳全感谢姚玲的付出,对长毛政委敬重有加。

好日子像火箭,很快步入耄耋年龄。各个器官经多年磨损,逐渐老化。俩人早就黏结一起,愈加形影不离。昔日时光成戏谑,挑逗话柄:“长毛政委什么都好……”

姚玲知他要说什么,接言道:“老不正经,年青时好过了。”

“好过吗?怎么不记得了?”

“孩子哪来的?在农村那么忙,你全然不顾。”

“哎呀全忘了,能否重温旧梦!”

“下辈子吧,加倍还你!”

“遵命!”炳全立正,敬礼,铿锵有声:“谢谢长毛政委!”

共 259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长毛政委讲的是炳全与妻子姚玲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炳全下乡当知青时与姚玲相识、相恋,结为夫妻,后来,生了儿子,日子过得甜滋滋的,炳全一直把妻子称为长毛政委。家里面的事十分尊重她的决定,儿子长大后在学校读书,炳全想要儿子回家赚工分,妻子坚决反对,始终支持儿子读书,最后考起清华大学;上班后,分房子一直让同事,组织上安排他们住偏远的知青点,随着城市扩建,旧房拆迁,给他家分了两套房子。一切服从长毛政委的安排,因祸得福。【:鲁励】

2楼文友: 06:01: 8 性格不同,环境差异,一对夫妻一个样。有的默默不语,有的吵吵闹闹,千姿百态,度过一生。长毛政委从她的角度,她的方式,她的处世,突现她经历的年代经受的几件事。汇集那个时代许多优点,值得称颂。想用事件罗列,生到活片断,对比,诙谐的描述去塑造,努力让形象丰满可信,但不知效果如何?感谢鲁励老师推荐,感谢江山文学展示,欢迎老师和同仁们交流指教,谢谢了!

楼文友: 06:55: 哈哈,好有个性的一篇作品!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间,揽经史子集,只为敷衍成一则小文。

回复 楼文友: 1 :16:0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夫妻应该相敬如宾,尊敬,关爱。只要感觉舒服,配合默契,一生便充满欢乐。感谢老游湖老师关注!欢迎多予指教。祝健康愉快!

4楼文友: 21:09:28 1、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刻画得很到位,读之如见其人。

2、语言精炼,多用短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一系列事件都来自生活,自然真实,因为真实,就更富有感染力。而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高于生活的真实。

拜读精彩,感佩才情!

回复4楼文友: 05:47: 6 感谢光风霁月老师好友关注和精彩点评。夫妻关系千姿百态,能在生活中体验优劣,相敬如宾确也不少。健壮能争工分的炳全,敬佩弱小的妻子姚玲为人处世,在艰苦劳动中体会到友谊和快乐。细写繁琐,便采取画龙点睛跳跃的方法来塑造。感谢一贯支持鼓励,向好友学习,欢迎赐教。祝健康愉快,万事如意!

藤黄健骨丸
藤黄健骨丸
藤黄健骨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