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

母亲的随意人生一段穿越九十九年的口述历史

2020-03-01 19:04:55  菏泽汽车网

母亲的随意人生——一段穿越九十九年的口述历史记录(一)

从接到大学老干处电话

学校领导要到家给她送来

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那一刻

她似乎总在一个人想着什么

也许是去世三十二年的父亲

也许是这几年相继去世的、妹妹

因为她知道她是幸运的

参加抗日见证了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随部队南下征战

成都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今天

她要见证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盛世

而亲人和战友们早已远去

国庆前的一天

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亲手给她佩戴

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

独一无二的编号告诉她:

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贡献者

哪怕你已是耄耋之年

你轻轻地捧起这枚章

在你心里它的总量承载的太多太多

点上一支烟

让记忆再现:

太原战役的硝烟未尽

父亲的身影已在南下西南的大军里

走出师范学校教室参加抗日时

不忘带走两位还在读书的妹妹

从此你的一生注定不会非凡

今天

我如同往日一样来到你的身旁

“妈妈,和我聊聊你小时候的事吧”

你说:“你想听什么?看我还能记起吗”

“聊什么都可以,就先聊你的家吧!”

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清晰地记得那一切

1920年的阳春三月

山西孝义县汾水河畔

一个叫做东盘粮的村庄

母亲生下了我—家里的第五个孩子

父亲给我名马登蕊

希望我想一样芳香美丽

父亲还给我起了一个乳名。

叫“随意”

参加抗日战争后我给自己改名为洪涛

那是我们那代人的约定:改名换姓

如果被鬼子抓到

不给家里人带来麻烦

全国解放后

我又给自己取了名字:马俊之

我特意不用女性惯用的“芝”

那是因为我希望像男人一样独立平等

听父亲说

我祖父是中医

按祖训传技艺给长子长孙

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三

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所幸从小上私塾

生性精明,勤劳创业

三十年代在村上开办了“全泰公”的小商店

后来在县上也做起了投资

开办了小工业作坊

抗战爆发后

父亲支持六个成年的孩子全部参加

而他因为是抗属

两次被抓进人的受尽折磨

最终抱病离世

母亲是小脚女人

全心为了家庭操劳生下我们兄妹十个

而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

家里一个和一个妹妹还是相继去世

在我懂事的时候就知道

家里虽不大富但也殷实

父亲在村里开的“全泰公”虽不大

但也经营范围齐全

隔家不远两间铺面

一间铺面收购买卖粮食

一间是中药店也买些小商品

家里祖训规定父亲不能行医但可开药坊

父亲被人称为大掌柜

每到秋收

父亲就会在村里收购粮食

闲暇之余也到外村收购

用骡马车运到县城变可卖个好价格

买回些小商品

尤其是布匹、袜子、香腻子好卖

那时有了东洋针织的袜子

比原来的布袜穿起来舒适也好看

父亲也卖煤油等生活用品

每到进货回到村里

家里的小店都会堆满了村里的婆姨们

哪怕是买不起看看也好

用现在你们的话那就是当时的时尚

我懂事后就特别羡慕们能上学

于是也给父亲提出要上小学读书

所幸父亲开明

父亲说:女孩子还是读点书好

不然以后婆家也瞧不起

于是我和妹妹先后上了村里的二级小学

两级村小就是初小和高小

学识字和算数

后来也学很多课文和数学题

学了算数和珠算就会算账

父亲平时中午都要回家休息一会儿

中午我就去点上守铺收账

老乡们都笑着叫我二掌柜

小学毕业后我不甘心当个二掌柜

小学毕业后我不甘心当个二掌柜

我便想跟着们去汾阳上中学

汾阳有一所教会学校—汾阳铭义中学

因为是教会学校学生也要住校

自然学费也高了很多

家里二哥、三个都在上中学

三十年代一个女孩子能上中学吗?

于是也不停地磨鼓父亲

我能如愿进入教会学校吗?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父亲

父亲,读音:“fùqīn”,口语叫“爸爸”,一个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父亲,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一般不作为面称。

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对过去的一些人和事,通过各种方式保留下来,并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随便打开我的电脑或者浏览器,然后同时按下Ctrl+H组合键,窗口的左侧就会弹出浏览过的历史记录的小窗口,选择相应的日期之后下拉菜单后,会有浏览的网页记录和我的电脑,双击我的电脑,出现的就是这一天你的电脑上的被浏览过的文件夹或文件。

怎么选口感符合儿童需求的止咳药
老年性关节炎严重吗
通心络对心肌梗死的患者恢复有作用吗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